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48篇
公路运输   285篇
综合类   371篇
水路运输   190篇
铁路运输   143篇
综合运输   3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The vision of intelligent vehicles traveling in road networks has prompted numerous concepts to control future traffic flow, one of which is the in-vehicle actuation of traffic control commands. The key of this concept is using intelligent vehicles as actuators for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Under this concept, we design and test a control system that connects a traffic controller with in-vehicle controllers via vehicle-to-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 The link-level traffic controller regulates traffic speeds through variable speed limits (VSL) gantries to resolve stop-and-go waves, while intelligent vehicles control accelerations through vehicle propulsion and brake systems to optimize their local situations. It is assumed that each intelligent vehicle receives VSL commands from the traffic controller and uses them as variable parameters for the local vehicle controller.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nected control paradigm are tested with simulation on a two-lane freeway stretch with intelligent vehicles randomly distributed among human-driven vehicles.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connected VSL an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improves traffic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that is, total time spent in the network and average fuel consumption rate are reduced compared to (uncontrolled and controlled) scenarios with 100% human drivers and to uncontrolled scenarios with the same intelligent vehicle penetration rates.  相似文献   
122.
停车诱导信息板泊位状况显示优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停车诱导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停车诱导信息板在路网中所处位置、道路交通状况和停车泊位的变化趋势等影响因素,以进入诱导区域内所有停放车辆到达停车场的车公里数(vehicle kilometers of travel,VKT)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停车诱导信息板泊位状况显示优化模型。该模型可以确定某一显示时间间隔内,诱导区域内所有停车诱导信息板泊位状况显示结果的最优组合。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且随着停车诱导率的增加,VKT随之下降,诱导效果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23.
可变车道诱导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寻求可变车道的诱导方法,提出基于双停车线的主、预信号诱导方法,对双停车线的布局方法和预信号的配时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主、预信号之间的距离;对主、预信号之间的配时关系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主预信号周期之间的关系、车道属性过渡过程中预信号的配时方案以及双停车线之间的距离对信号配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4.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控制策略。以潍柴蓝擎共轨柴油机为平台进行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性能匹配试验,台架试验显示,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可实现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的精确控制,对提高发动机低速扭矩,改善发动机低速和部分负荷时的经济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5.
铁路继电器性能优劣直接影响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分析铁路继电器长期动作造成的性能退化,研究一种融合继电器机械参数和电参数的方法来综合反映继电器性能状态.利用熵权法分析继电器性能参数所含退化信息量,客观确定参数基础权重.根据性能参数退化特征,引入考虑关键参数优化差异的劣化参数凸显因子和异常趋势惩罚因子,对基础权重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6.
文章运用有限元程序ANSYS模拟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过程,分析了在施工阶段重力级预应力作用下,宽箱梁连续刚构混凝土结构剪力滞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箱梁剪力滞效应求解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7.
针对我国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有限的情况,在适宜桥址修建漫水桥是实用经济的办法。文中提出了漫水桥设计的原则,分析了漫水桥的适应性及其特点,并结合王湾桥实例,进行了横、纵断面及下部结构设计,对常规桥和漫水桥设计进行了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128.
嵌入式系统通信机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哲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7):81-83,148
在嵌入式系统中如何利用系统所提供的机制完成所需的功能,是每个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值得深入理解的问题。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文章详细阐述了信号、消息机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同时给出了一个实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9.
近年来,舰船电力系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舰船电力系统的最新发展及发展趋势,并详细论述了高功率密度电能变换装置、直流区域供电、交流变频调速和多智能体等几种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0.
分析了集装箱船船队发展现状和今后集装箱船的发展趋势,在对现有的船型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计算机程序建立了集装箱船主要船型要素的数学模型,经实船验证该模型是适用和可靠的.该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掌握现代集装箱船主尺度要素变化规律,可用于船型的报价设计和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