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68篇
综合类   64篇
水路运输   704篇
铁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71.
由“海军水面战中心”卡达克分部提出的自动舰概念是一种充分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之在未来的舰船实现舰上全系统综合、自动化和减少人员配备。这种设计概念是将分布式系统结构、信息技术以及利用下列四个自动化原理(容错系统、各种计算机软件、随遇的计算和使命/功能分析)设计的模块系统综合成一体。简言之,所谓“自动舰”,就是这样一种舰:“舰员决定要做的事情,此种舰均能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872.
本文给出了最高跟踪速度的概念和估算方法,并结合现役潜艇给出了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73.
王振瑯  潘云 《船舶》2002,(1):19-21
介绍一种两栖式多功能环保挖泥船的技术形态及机构原理设想,其挖泥设备可更多种疏浚工具,并具有一定的环保功能,以适合我国内河,沿湖的浅水挖掘和服务于农田水利建设,便于应用开发国内自己的产品。  相似文献   
874.
875.
876.
文章介绍了分布式网络中的Kerberos安全认证体系的安全认证理论、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并对Kerberos安全认证体系的内在缺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RSA公钥算法对之进行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877.
陈帆  王宏霞 《铁道学报》2011,33(1):63-68
脆弱水印用于鉴定数字媒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篡改检测性能和安全性是脆弱水印算法的两个重要指标。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密钥生成和嵌入像素水印信息的安全脆弱水印算法,在不增加水印嵌入容量的前提下,采用邻域像素比较的篡改检测方法有效提高算法的篡改检测性能。本文首先利用混沌迭代生成水印信息,然后将生成的水印信息置乱加密后嵌入在原始图像的最低位。认证时,通过比较像素邻域中不一致像素数目与设定阈值的关系判定像素的有效性,并推导给出阈值的动态选取方法和篡改比例与虚、漏警概率关系。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抵抗拼贴攻击(Collage Attack),而且提高精确定位水印算法的篡改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878.
刘建铭 《航海》1999,(4):22-22
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提出了“由海向陆”的新战略,海军作战的重点由远洋转向近海,为适应这一需要,1994年底美国国会批准了SC—21型“21世纪水面战舰”的概念论证,并初步提出了4种设计方案,其中全新概念的大容量“导弹舰”便是其中之一。 “导弹舰’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水面舰艇,它充分融合了现代商船和军舰的最新技术。其基本构想是:采用半潜式舰体和矮小上层建筑,以提高舰艇的隐蔽性;采用垂直导弹发射技术,以提高舰艇攻击能力;采用双层舰体,以增强舰艇破  相似文献   
879.
两栖装甲车辆海上高速航渡技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立祥  施丹 《船舶》1999,(6):11-16
本文阐述了两栖装甲车辆海上高速航渡新技术的发展动态,根据所了解到的美国最新研制的AAAV两栖突出车辆的研制情况,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介绍和提出了解决有关技术问题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880.
王震 《船舶》1999,(6):39-41
本文从分析常规两栖战舰压载水系统入手,指出了原有压载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案,并对未来大型坞式两栖战舰的压载水系统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