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7篇
  免费   227篇
公路运输   1078篇
综合类   671篇
水路运输   395篇
铁路运输   638篇
综合运输   11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51.
独立司机室结构是一种充分考虑司机驾驶舒适性的内燃机车司机室结构.这种结构的设计关键是选择合理的弹性元件,以最大限度避开内燃机车工作状态下由底架传入的剧烈振动.论文在有限元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线性振动的叠加原理,提出了用于评价振动强弱的最大归一化位移响应概念.以某型带有独立司机室结构的内燃机车为例,通过对车体模态的叠加,计算出了司机室座椅处的最大归一化位移,并以该归一化位移最小为优化目标选择了适合该型内燃机车的弹性元件.  相似文献   
152.
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是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最大的技术难题,因而不均匀沉降影响因素也就成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新旧路基差异沉降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室内试验成果并结合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了差异沉降的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仅从受力和变形角度来分析,两侧对称加宽较单侧加宽有利,加宽宽度和高度越大,新旧路基的差异沉降和横向位移也越大。本研究成果,一方面补充和完善了旧路加宽设计规范,另一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3.
结合上海越洋广场基坑工程设计实践,介绍了为确保地铁正常运营,在紧邻地铁车站旁进行深基坑工程时所采取的一系列保护措施。经对车站变形的检测,车站墙体位移和路基沉降均在控制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4.
渗透球壳流固耦合问题的位移及内力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弹性薄壳的线性(非线性)理论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基础上,在小雷诺数的情况下应用相容欧拉-拉格朗日法建立了渗透球壳在流体中流固耦合的基本方程及关系式,并通过摄动法求解了渗透球壳在粘性流体中的流函数从而进一步解出其位移及内力解.通过具体算例,给出了壳的位移变形及内力图,并对有关参数进行讨论,绘出相关曲线.得出渗透系数k和流速越大的情况下,壳体位移也就越大,相应的内力也变大;球壳在三个角度处位移为零.文章能为过滤器问题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5.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合龙设计优化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龙阶段的施工工序对多跨连续梁桥的内力和累计位移均有一定的影响,以一座4跨连续梁桥为例,根据合龙阶段预应力钢束张拉阶段的不同,建立该桥的两种有限元模型,根据各个施工阶段的分析结果,对比分析预应力张拉阶段对梁体内力、累计位移的影响。结果发现,预应力张拉阶段对多跨连续梁桥结构的内力影响较小,对梁体结构的累计位移影响较大,根据分析结果,对该桥的合龙工序进行了优化。建议多跨连续梁桥在进行安全设计的同时应考虑结构线形控制的难度,对合龙工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6.
通过直剪半模试验,结合数字照相变形量测DPDM(The digital photogrammetry for deformation measurement)技术,对砂土在直剪试验中的应力应变场进行了分析。采用数码相机对半模试验过程中砂土的剪切面运动进行全程拍摄,应用DPDM技术对拍摄结果进行处理,得出土体的位移场云图,阐述单调加荷条件下直剪试验过程中土颗粒的轨迹运动以及剪切带的应力应变,对剪切过程中的土颗粒位移进行定量研究,为砂土在直剪剪切变形和土位移结构变化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7.
安旭 《路基工程》2019,(6):144-149
针对和融地块基坑工程施工,运用有限元软件Plaxis 3D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开挖过程对近邻天津地下直径线、京津城际铁路及津山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土体位移,地表沉降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当开挖至坑底时达到最大,坑外土体变形随着与地连墙距离的增加而逐步增大,达到最大值之后,随距离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对于既有铁路线结构,变形主要由基坑方向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控制,二者均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在靠近侧基坑开挖阶段,位移增幅最大;当基坑开挖至坑底时,既有铁路线结构位移达到最大,且均小于控制值,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8.
分析了波纹膨胀节的平面失稳机理,实验测得了零位移状态和压缩位移状态下的人稳压力,压缩位移状态下的平面失稳压力明显低于零位移状态下的平面失稳压力。  相似文献   
159.
为实现车辆自主避撞,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路径跟踪控制的换道避撞控制策略。为实时确定制动和换道时机,获取跟车状态下自车和前车车速、加速度、相对距离以及驾驶人制动反应时间计算制动安全距离和换道安全距离,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引入制动危险系数B和换道危险系数S评估制动与换道风险,使得车辆发生追尾碰撞的危险程度和主动干预阈值更直观。根据车辆期望横向加速度和期望横向位移的变化特性,采用5次多项式法规划符合驾驶人换道避撞特性的避撞路径。为保证换道避撞过程中驾驶人的安全舒适,采用最大横向加速度约束换道避撞轨迹。为实现对换道避撞路径的线性跟踪控制,保证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横摆稳定性,基于车辆稳态动力学模型建立前馈控制,结合线性反馈控制消除换道路径的位置和横摆角偏差,修正参考路径实现直车道场景追尾避撞控制。仿真和实车交叉验证试验表明:根据车辆期望横向加速度和期望横向位移建立的符合驾驶人换道避撞特性的五次多项式换道路径与驾驶人实际换道避撞路径基本吻合,结合碰撞时间和车间时距的制动避撞控制策略能够在保证车辆行驶安全舒适性的同时有效避免车辆追尾碰撞,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0.
针对商用车制动工况前轴轴荷转移量不易获取,提出了一种标定和动态应变测试计算轴荷转移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应变与力的虚拟标定系数得到解耦矩阵,根据制动工况动态应变测试数据,计算轴荷转移量。设计静态标定试验验证虚拟标定系数的可行性。对比测试基于板簧刚度和制动工况悬架位移测试数据获取的轴荷转移量,两种方法结果在8%之内。该研究方法与结果对商用车承载能力、制动性能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