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4篇
  免费   98篇
公路运输   772篇
综合类   527篇
水路运输   1287篇
铁路运输   537篇
综合运输   3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概述了DD51型交通信号机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交通信号无电缆线控的实现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一种钢筋阻尼吸能器,经过理论计算,该吸能装置可通过调节钢筋的种类、数量、长度和放置方式,复现不同车型、不同碰撞车速条件下的车身减速度波形,可广泛用于汽车安全部件的开发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03.
寸滩站年最大洪峰演变规律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趋势分析和周期分析两方面分析长江上游寸滩站年最大洪峰流量演变规律.研究表明,寸滩站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未发生趋势性变化;其主要周期为4a,9a,11a,29a.在此基础上,应用周期与随机模型组合方法对寸滩站1939-2004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进行预报.率定期的合格率为84.61%,检验期合格率为80%,预测效果较好,该模型可以应用于长期预报中.研究成果对长江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空气动力学稳定性是超长跨桥设计中最重要的性能之一。论述了摆式动态吸振器(TPD)对桥梁颤振的影响,并叙述有关TPD有效性的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对二维桥梁模型进行了颤振分析和风洞试验。与未装TPD的桥梁相比,采用质量比5%、最佳频率和衰减比的TPD时,颤振风速增加20%-30%。  相似文献   
105.
台车碰撞试验用机械缓冲吸能装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立波  钟志华  白中浩  刘克进 《汽车工程》2002,24(3):228-230,244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台车碰撞试验的机械缓冲吸能装置。通过计算机仿真与试验研究,证明该装置可以满足台车碰撞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06.
应用以机械设备经济寿命为基础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确定筑路机械更新和维修周期的新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阐明了这一理论方法的应用。为筑路机械的管理使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就“滨海110”号挖泥船在研制与建造过程中,对船型,主尺度,总体布置,挖泥设备及主机造型,排泥管走向,绞刀架结构型式,全液压系统,牛油加油管系及部分设备国产化等问题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8.
<正> 1 概述在港工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中,造波机是模型中复演波浪运动不可缺少的主要技术装置。在试验过程中为使模型中波浪运动的周期与实际工程中的波浪运动周期符合相似定律,需要准确地控制或调整模型造波机的运动周期,从而在模型中复演与现场相似的波浪运动。目前国内多采用光电式传感器来测量模型造波周期,由于这类装置受可见光的干扰影响,测量精度不高,而且其线路多采用分立元件,使整机复杂,一旦发生故障,检修不易,使用也很不方便,为此我们利用磁敏传感器研制了一套功能较强的以单片微机MCS—51系列8031芯片为核心的波浪周期测定仪。  相似文献   
109.
110.
车辆在粗糙路面上行驶时,底盘零件的弹性模态与轮胎模态或者车身声腔模态耦合,极易产生100~300 Hz的低频轰鸣,从而降低整车的NVH品质。文章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路面激励到车内噪声的所有传递路径,利用工况传递路径方法分析出对车内低频轰鸣贡献最大的关键路径;通过模态试验找到了路径上的模态原件并测试了路径与车身安装点的动刚度。根据分析结果给出改进方案,并在实车上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改善后的车内低频轰鸣峰值降低了约9 d B,改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