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19篇
公路运输   232篇
综合类   125篇
水路运输   85篇
铁路运输   97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81.
为研究不同平面形式对高层建筑斜交网格结构受力性能及刚度退化的影响,开展了正八边形斜交网格结构模型的水平推覆试验,建立了平面形式为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二边形和二十四边形的斜交网格结构,并与四边形框筒结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了平面形式对斜交网格结构侧向刚度、延性、内力、剪力滞后和屈服顺序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平面形式斜交网格结构模型的延性系数分布范围为4.27~5.22,随着结构平面边数增加,整体抗侧刚度逐渐增加,且延性越好,受力机理越合理;由于斜交网格结构主要通过斜柱传递轴力,剪力滞后效应明显比框筒结构小,随着平面边数增加,斜交网格结构受压翼缘部的剪力滞比由1.32降为0.82,平面形式为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的斜交网格结构均较平面形式为正四边形时更接近于1.00;在斜交网格结构的水平推覆试验过程中,翼缘部与腹部相交区域的斜柱先屈服,塑性变形增大,再向翼缘部与腹部中部延展,随后沿结构底部向上扩展.  相似文献   
582.
基坑开挖顺序对围护结构的变形影响较为明显。结合杭州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项目,基于考虑土体小应变特性的硬化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PLAXIS 3D)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施工过程中不同基坑开挖工况对围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等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基坑的围护结构左右两侧变形差异显著,分析时不能简单将土层视为水平均布土层,需对变形较大的一侧土体减少基坑堆载,尽可能将荷载分布在围护结构变形较小一侧;地连墙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均随基坑开挖及车站的建造逐渐增大;地连墙变形受基坑开挖顺序的影响较为显著,从中间往两侧开挖对地连墙的变形影响最小,仅为18.35 mm,相较于原工况减少约25%,对工程产生最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3.
李金峰  秦亮  田桂平 《水运工程》2023,(12):159-164
《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规范》中泥驳数量计算公式具有局限性,疏浚工程中性能参数不同的泥驳采用不同配置和装驳顺序,会对主船的时间利用率和泥驳等待时间产生不同影响。通过引入泥驳系统运行网络线路图和横道图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泥驳系统运行数学模型,引入主船累积停滞时间和泥驳累积停滞时间评价指标,提出主船单面或双面靠驳的泥驳配置及装驳方案优化方法,通过实例对模型和优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既定泥驳船队实现了泥驳装驳顺序优化;对拟组建的泥驳系统,实现泥驳最佳配置方案和初始装驳顺序优化。  相似文献   
584.
顺序增压切换阀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高温和较高的压力,这会导致切换阀产生蠕变现象。在获取阀门材料310S不锈钢高温蠕变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获得了蠕变数学模型参数,建立了材料的Norton蠕变数学模型。采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分析了顺序增压切换阀18 000 h工况下的应力场、单轴蠕变应变规律;基于Cocks-Ashby多轴蠕变系数,仿真得到了阀门多轴蠕变应变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阀门蠕变较大部位平均蠕变应变为8%;在引入多轴蠕变系数后,阀门关键节点的多轴蠕变应变除少数结构突变点外均低于2%。  相似文献   
585.
文章基于甬舟高速复线和甬舟铁路工程背景, 针对公路孙家湾 1 号隧道与铁路牛皮岭下隧道近接施工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 并得出了公路铁路隧道的合理开挖顺序。  相似文献   
586.
为解决列车经过交叉渡线形成X型交汇点时,既有MTC-Ⅰ型CBTC信号系统无法按计划运行图控制列车路权顺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交汇点的管理方法。首先,通过构建虚拟交汇点,为X型交汇点计算虚拟等效计划列表;其次,将虚拟等效计划列表应用到对应的自动进路冲突检测中,检测结果可作为控制列车路权顺序的依据。最后,测试该方法可有效控制列车经过X型交汇点的路权顺序,提高列车计划运行图与实际运行图的重合率,进一步降低因X型交汇点导致的列车晚点、区间停车风险。  相似文献   
587.
为研究浅埋偏压小净距三洞并行隧道的合理开挖顺序、施工工法及明洞施工影响,基于甬舟公铁路中公路涨茨隧道与铁路洋山隧道并行段,建立三维偏压山体与三洞并行模型,对不同开挖顺序与工法下围岩、支护结构受力变形展开比选研究,并对明洞施工的作用效果及合适施作时机展开研究。(1)铁路隧道与公路左线拱底隆起区、与公路右线拱顶沉降区产生贯通,且公路隧道塑性区集中于近铁路隧道中下侧;隧道开挖导致自身洞周变形加速,相邻隧道拱顶、地表隆起,近侧拱腰扩张、对侧拱腰收敛。(2)公路左线拱顶、地表在相邻隧道施工时会出现隆起,且先开挖左线隆起时间最短,先开挖左线的工法中顺序3(公路左线-公路右线-铁路隧道)在围岩支护体系受力变形最优。(3)考虑施工速度及减小偏压隧道工法导致围岩扰动,提出三洞采用CD-二台阶-反向CD的新工法。该工法能进一步减小结构受力变形,并对铁路隧道拱腰收敛改善效果显著。(4)左线明洞施工回填土处未发生塑性破坏,且可以改善支护结构受力数值及不均匀(初支在左拱腰、二衬在右拱脚受力较大)的情况;左线明洞-左线暗洞-右线为最佳明洞施作时机,减小了支护体系的受力变形以及铁路隧道与右线的拱底隆起,并对右线左拱...  相似文献   
588.
为解决焊装车间产能不足的问题,通过对生产线产能瓶颈区域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不同工位所具有的特点使用工艺再平衡和工艺顺序优化2种方法降低工位节拍,实施过程中使用影像动作分析法对每个工位进行动作分解,使每一部分的细微步骤都能展现出来,同时过程中借助ECRS原则对优化点进行改进优化,最终成功对2个点焊工位实施节拍优化,优化后有效解决了生产线产能不足的问题。在对点焊技术的优化中没有进行参数调整从而降低了质量风险,也为其他类似技术工位节拍优化提供了另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589.
以一拟建钢-UHPC组合梁自锚式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杆系结构模型,研究了在“先斜拉后悬索”的施工过程中,UHPC桥面板浇筑阶段、UHPC桥面板的分段浇筑方案对加劲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HPC桥面板在临时斜拉桥成桥后浇筑,在最终成桥状态下桥面板和钢梁的受力性能均优于在吊杆张拉完成后浇筑和在斜拉-悬索体系转换完成后浇筑;在临时斜拉桥成桥后浇筑UHPC桥面板,先浇筑斜拉索区梁段后浇筑中支点附近梁段,在最终成桥状态下中跨桥面板和钢梁的受力性能均优于先浇筑中支点附近梁段后浇筑斜拉索区梁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