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46篇
公路运输   320篇
综合类   181篇
水路运输   282篇
铁路运输   249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已普遍使用。作为质量双控指标的钢绞线张拉伸长值及锚固张拉力的计算,相应规范均已有明确规定,但对预应力张拉伸长值在实际施工中的量测,各家做法存在较大差异,文中结合工程实例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其量测方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53.
桥梁转体过程中,梁体倾角变化情况是衡量转体稳定性的重要依据。为研究多点支撑转体斜拉桥梁体倾角的影响因素,以襄阳北编组站大桥为工程背景,制作缩尺比为1∶10的转体模型,分析转体过程转速、滑道不平顺度、承力支腿数量和承力支腿结构形式对桥梁倾角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桥梁倾角变化幅度随转速增加而增加,波动最大部位出现在中跨横桥向;当承力支腿经过钢板中部时,由于滑道凸起使承力支腿转动受到冲击效应,其倾角发生波动,桥梁倾角影响程度明显增大;六支腿工况下桥梁倾角变化值最大为0.03°,四支腿工况最大倾角变化值高达0.10°,减少支腿数量致使转体稳定性降低;承力支腿结构形式对桥梁倾角影响较大,采用橡胶垫结构形式,会减小桥梁应力变化,桥梁转动更为平稳,倾角变化更易控制。  相似文献   
54.
55.
都拉营大桥T构箱梁的转体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自康 《公路》1999,(3):22-27
以贵阳市东北绕城公路都拉营大桥的施工为例,简要介绍T构箱梁转体部分的设计和施工特点。实践证明,该方法操作简便,节约投资,节省工期,具有相当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6.
据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消息,5月17日上午,主跨160m、单个转体桥梁重168万t的沪杭客专跨沪杭高速特大拱桥,转体30度后成功合龙。  相似文献   
57.
刘勇 《公路与汽运》2010,(1):136-138
对预应力砼梁张拉设备类型的选择及标定方法、预应力筋锚固回缩量和伸长值的测量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预应力筋张拉中常见的滑丝与断丝现象,分析了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8.
在高速铁路设计中采用大跨度钢箱拱桥结构形式,由于自然环境与交通环境的特殊性,采用转体施工方法较为合适。转体施工主要步骤为转体体系的设计与设置,施加配重,安装扣索,在钢箱拱主拱与边拱自平衡条件下转体。待温度合适后,先合龙拱肋,再合龙梁段。然后完成体系转换。  相似文献   
59.
空泡及分离尾流对细长回转体附加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小敏  颜开 《船舶力学》1998,2(5):28-34
带空泡航行体的附加质量是个国际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了预测细长体在带空泡航行时的水下轨迹,工程上必须解决空泡对附加质量λ22的影响这一实际工程问题,为此,本文针对三种没模型进行了带空泡航行时的附加质量的试验研究。试验是用振动翼机构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03A空泡水筒上实现的,采用与平面运动机构相类 的数据处理方法分离邮模型作横荡运动时的附加质量和位置导数。变化水筒中的水束或空泡数,可得到附另质量和  相似文献   
60.
大里营斜拉桥集槽形梁、刚性索和转体施工等三项新技术于一身,加之结构上的塔、梁、墩团结体系,均为我国铁路斜拉桥的首创。它的建成开创了铁路桥梁设计和施工的新篇章,为在既有线上修建立交跨越的无干扰施工,提供了新的、大胆的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