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4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563篇
综合类   338篇
水路运输   384篇
铁路运输   186篇
综合运输   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赵勇 《上海汽车》2010,(1):41-44
介绍了汽车轻量化和新材料在汽车中应用的最新进展,介绍了GMT和LFT—D新材料的材料性能和成型工艺。研究了保险杠缓冲梁采用GMT新材料代替传统金属材料的可行性,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材料替换前后的碰撞安全性能变化,最终验证了GMT新材料应用到缓冲梁设计中能够满足碰撞安全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82.
碳纤维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做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材料,因其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和低比重性能,在汽车上迅速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车辆外观件、发动机舱内、车内门板或是饰板等,皆可以看到碳纤维的应用。  相似文献   
83.
<正>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日前推出了一款针对结构和半结构产品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在其先进的聚酰胺系列中植入各种连续纤维增强材料。通过与多家行业合作伙伴携手,帝斯曼成功开发出多款高级热塑性复合材料,将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基于帝斯曼EcoPaXXTMPA410、Akulon PA6和Stanyl PA46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大幅减轻汽车车身和底盘零部件的重量,而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则主要针对半结构零部件的减重。无论是何种材料,更轻盈的汽车零部件都能有效提  相似文献   
84.
δ—Al2O3f/Al合金基复合材料的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挤压铸造法制得的δ-Al2O3f/Al合金基复合材料,测量其短纤维地位向分布,导出了一个位向分布密度函数。在此基础上考虑在体抗拉强度高低和不同界面结合的影响,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和实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5.
晓天 《汽车知识》2011,(4):13-13
兰博基尼MurcielagO的换代车型Aventador LP 700一4在正式亮相前就已经赚足了关注的眼光,全世界的跑迷和兰博基尼的工程师一起为Aventador LP 700-4倒计时,现在它终于出现在了我们眼前。作为王座的新主人,Aventaclor LP 700—4首先应有足够震撼的动力,否则将会尽失蛮牛面子。不出所料,一台足够兰博的V12发动机落在了碳纤维单体驾驶舱的后面。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采用芳纶/玻纤——“芳玻韧布”复合材料及桥面拆除重浇混凝土等加固的楚大高速公路K066+950桥荷载对比试验,测试成果分析表明,加固后桥梁的整体工作性能得到提高,其实测挠度减小了30%左右,桥梁可以正常营运,从而进一步证实芳玻韧布在桥梁加固应用中的有效性和普遍实用性。  相似文献   
87.
88.
89.
新型复合材料在深海载人潜水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深海载人潜水器轻外壳的选材原则和标准、结构型式和成型工艺,并通过对新型复合材料轻外壳试制样品的试验研究,获得了较为完整的轻外壳物理性能参数和机械性能参数,这些性能参数将为深海水下机器人轻外壳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并为编制我国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入级和建造规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针对复合材料螺旋桨流固耦合效应显著的特点,本文通过CFD计算复合材料螺旋桨所受水动力载荷,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复合材料桨叶结构响应,建立双向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不同进速系数工况下刚性和复合材料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与结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刚性螺旋桨,复合材料螺旋桨通过弯扭耦合变形实现螺距角与攻角自适应匹配,进而提高推进效率并降低功率损耗;复合材料桨叶的最大总变形和最大等效应力随来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旋转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基于蔡-吴准则对复合材料螺旋桨的失效行为进行判断,蔡-吴失效系数随进速系数的增大而降低,失效区域更容易出现在桨叶叶梢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