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0篇
  免费   193篇
公路运输   2165篇
综合类   1286篇
水路运输   1169篇
铁路运输   1313篇
综合运输   49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511篇
  2010年   509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383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朱家岩隧道特大型溶洞处治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穿过可溶性岩层,溶洞的出现会为施工带来困难。该文以在建的朱家岩隧道(沪蓉国道主干线湖北省宜昌至恩施高速公路上的长隧道)YK52 563.5~YK52 540和ZK52 463~ZK52 496段特大型溶洞处治为例,揭露该溶洞发育情况及分析成因,立足于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工序、减少工程隐患,从设计、施工和运营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桥、托梁和衬砌共同跨越的合理处治措施,既保证隧道顺利施工,又确保运营期间隧道安全。  相似文献   
82.
王荣 《中国铁路》2013,(8):52-54
以青藏高原鄂拉山隧道为例,分析高原冻土地区隧道洞口失稳风险,对失稳风险源进行辨识。建立风险因素判断、边仰坡滑塌风险因素权重判断、渗漏水风险因素权重判断、大变形风险因素权重判断、塌方冒顶风险因素权重判断和构造层次总排序判断矩阵。通过分析和计算,对洞口失稳风险因素权重进行排序,提出设计时应根据权重排序和风险因素重要性,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3.
近几年,固定式真空卸污系统在全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高寒地区尚未有应用先例.随着哈大高铁的开工建设,固定式卸污系统首次在高寒地区投入使用,效果良好.本文以长春站为例,论述了高寒环境下,设备及施工阶段的注意事项及防寒措施,确保系统在高寒的气候环境下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84.
建立溶洞—隧道体系的围岩力学特性理论分析模型,采用Schwarz交替法推导既有溶洞条件下开挖深埋隧道时围岩应力和变形的解析解。以齐岳山铁路隧道为例,将围岩力学特性的解析结果与有限元数值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解析解推导过程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溶洞的存在使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产生了偏压现象,靠近溶洞一侧的围岩产生了明显的竖向应力集中,两侧水平应力则差别不大;靠近溶洞一侧围岩产生了更大的水平位移,两侧最大值之比约为1.7;随着溶洞与隧道净距的增大,偏压现象逐渐减弱,净距大于1.5倍溶洞直径时,可以忽略溶洞对深埋隧道围岩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随着我国的高铁建设延伸到西部地区,许多长大、深埋、岩溶等高风险隧道应运而生。岩溶隧道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为了尽量避免突水、涌泥和塌方等事故的发生,在施工前期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沪昆客专贵州段朱砂堡2#岩溶风险隧道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预报思路,有针对性和阶段性地选用各种预报方法,制定了以地质分析法为基础,TSP 等物探方法及超前钻探为主要手段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并详细阐述了该方案在隧道施工中的成功应用,以期为同类条件下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
在建谷竹高速公路大坪山隧道为一座分离式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最大埋深892 m.根据实测隧道地应力、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结果和岩爆发生判据,预测在隧道施工中由于高地应力可能发生岩爆灾害;根据岩溶地质调查,分析了隧道开挖时可能存在的涌水、涌泥、各种溶洞等地质灾害,并对部分地段最大涌水量进行预测.提出利用超前地质预报与信息化施工预测与防治地质灾害,并对可能发生的岩爆、岩溶等灾害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7.
内摩擦角是黏性土最重要的工程参数之一,其变化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为研究泥质粉砂岩地区膨胀性黏性土内摩擦角的计算方法,对取自广西良圻地区的土样,通过直接快剪试验获得24组包含含水率、塑性指数和内摩擦角的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内摩擦角与含水率和塑性指数的计算公式,回归检验及诊断表明拟合公式合理.应用获得的公式计算取自安阳至邯郸地区的原状膨胀性黏土的内摩擦角,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88.
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黄土地区某城市地铁2号线盾构施工下穿既有陇海铁路线是一个盾构施工中的I级风险源,为保证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下穿陇海线路,开展了盾构施工穿越既有铁路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以为盾构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论:(1)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陇海线路的地表沉降规律:不采取控制措施盾构施工时,路基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20.48 mm,左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12.85 mm,左右线隧道的轴线上的沉降量均超出了沉降允许值;采取严格控制土压力、盾构匀速通过、严格控制注浆量、减少盾构推进方向的改变等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盾构施工时,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5.44 mm,左线隧道轴线上方的沉降量为4.95 mm,均小于变形允许值。(2)FLAC计算预测的变形规律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地表和铁路路基的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合理有效。(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89.
针对和邢铁路如何跨越野沟门水库,重点研究铁路跨越水库选线时应具体考虑的各种因素.野沟门水库是以防洪、灌溉、养鱼、发电、旅游、工业用水等为用途的水利工程.根据野沟门水库的具体情况,从选线的角度研究了3个方案;从桥梁孔跨布置角度研究了2个方案.最终经全面分析比较,选出最经济合理的跨越方案.  相似文献   
90.
金锅岭隧道进口浅埋岩溶区施工过程中出现大流量涌水,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通过对涌水状况及地形地貌、岩溶坑等详细调查,采用地表注浆加固措施,有效解决了大流量涌水的问题,既保证了地表加固质量,又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