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6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70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正>雅马哈力量型街车MT-07荣获世界级权威设计大奖"iF Design Award 2015"。雅马哈已经连续2年获此殊荣,2014年获奖车型是MT-07的"兄长"MT-09。"iF Design Award"总部在德国的汉诺威,是以复兴设计为活动主旨的国际组织。"国际论坛设计"(International Forum Design,简称iF)从1953年开始设立设计奖项,每年对全世界的优秀工业产品进行  相似文献   
102.
《铁道技术监督》2007,35(2):I0003-I0010
现将2006年第四批铁路用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通报如下:12006年第四批产品抽查复查情况本批抽查产品241个厂项,合格175个,抽查合格率为72.6%(见附件1)。按产品分类,机车类产品53个厂项,合格35个,合格率为66.0%;车辆类产品23个厂项,合格12个,合格率为52.2%;工务类产品36个厂项,合格24个,合格率为66.7%;电务类产品8个厂项,合格6个,合格率为75.0%;供电类产品6个厂项,全部合格;其他类产品115个厂项,合格92个,合格率为80.0%。  相似文献   
103.
《铁道技术监督》2006,34(12):37-42
现将2006年第三批铁路用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王威 《时代汽车》2010,(5):104-105
"造的快、跑的快、坏的快"可以说是中国轻卡以往的三大特点。当前,中国的轻卡技术应该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与国际汽车工业产品水平和制造技术的差距,并逐渐改变这种落后状况。  相似文献   
105.
<正>随着全球经济开始进入复苏阶段,我国汽车工业产品的出口也一改去年的疲态,呈现了增长态势。今年1季度乘用车出口52625辆,同比增长127.26%。其中3月份增长146.63%。在乘用车中出口最为强势的车型为SUV,增长率达到了295.08%。第一季度商用车出口51021辆,几乎与乘用车等量齐观,但增长率仅为34.59%。而  相似文献   
106.
《汽车与配件》2014,(42):13-13
<正>展会介绍:2014年巴拿马汽配展共吸引了来自13个国家的193家展商参展。展出面积高达2146平米。其中有69家展商来自中国,展出面积为630平米。本展会接待观众多达2500人次,其中包括来自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等国家的专业买家。从参展效果来看,中国制造的车灯、外饰件、刹车片、轴承和刹车盘都比较受欢迎。很多参展企业完成了现场签单并且发现了潜  相似文献   
107.
朱熙 《汽车驾驶员》2009,(7):132-133
与其说世爵的汽车是产品,倒不如说它们是艺术品。首先,现在不可能再有人像他们一样生产工业产品。其次,世爵的每一辆汽车都满载着设计和制造者的感情和心血。  相似文献   
108.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08,(11):20-23
今天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历史的空前水平,汽车工业的规模已经排到全球二、三的位置。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品的出口每年都以20%~30%的速率递增。用发展眼光看。如果有更好、更多的交易平台。这个数字还将以“滚雪球”似的速度成长。  相似文献   
109.
《汽车知识》2010,(6):15-15
<正>奥迪制造了最杰出的工业产品R8,车身比例协调、动力强悍并且四轮驱动。你很难再从它身上找到什么瑕疵,就一件工业产品的标准而言,R8几近完美,但奥迪的工程师却并未因此满足,又为我们呈现出了R8 GT。  相似文献   
110.
赵楠  建明 《汽车知识》2008,(6):78-81
一直以来我都把自己当作一个追求音质的狂热分子,可最近我却发现自己对那些奢侈的豪华音响器材如数家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已经对那些廉价的工业产品嗤之以鼻,难道是我坠入了唯器材论的怪圈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