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2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642篇
综合类   494篇
水路运输   446篇
铁路运输   381篇
综合运输   6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修造船行业中,油、水、电、气等基础性能源消耗量巨大。中远船务各大修船企业本着“珍惜资源,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的原则,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切实重视节约能源工作,不断提升管理层次,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使节能工作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22.
主要针对牵引级1 500 A/3 300 V IGBT模块进行热学分析,建立了基于热节点网络的热阻等效电路模型,从理论上优化了功率模块的稳态热阻分布,通过有限元模型对1 500 A/3 300 V IGBT模块进行热学仿真设计,验证了该热阻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一种单环双节点与链路聚合网络技术在轨道交通综合监控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综合监控网络组成,在分析了双环双节点网络的不足之处后,引出单环双节点与链路聚合网络.然后,阈述了冗余环网和链路聚合的基本原理和其优势,最后,对该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4.
由于城市架构层层扩张,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因而需对既有道路进行拓宽改造.以张家界市武陵山大道(张清公路)拓宽改造为工程实例,介绍其建设背景、项目概况和主要技术标准.通过对工程交通流量的预测和规模的论证,对工程总体方案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路段的功能情况对子午路(起点)至县道X018(终点)中4个路段的横断面型式进行了分别布置;在充分考虑与周边地块进行衔接的基础上,对大学城高架节点等4个节点进行了设计.最后总结强调,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在满足道路畅通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地方规划、现状条件、挖填平衡、不同路段的功能和周边地块情况,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5.
广州从化大桥工程主桥为单跨136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空间拱梁组合体系桥,属于非常规结构,吊杆与拱肋、吊杆与主梁的节点锚固设计是整个设计方案的关键控制点之一.为了得到合理的吊杆锚固设计方案,保证结构受力安全,给出了针对从化大桥的各种可能的节点连接方案,并对其优缺点逐一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给出了该桥采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26.
27.
大跨度公轨两用桥拱桁交叉节点处汇交杆件多、形状复杂、规模大、受力集中,处于典型的复杂空间受力状态。本文介绍根据疲劳损伤累计理论确定疲劳试验荷载的过程,得出疲劳荷载主要取决于下层汽车荷载和地铁荷载的结论。设计并制作1∶4缩尺模型,对该模型进行200万次疲劳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应力水平较低,最大主拉应力为28.5 MPa,最大Von.Mises应力为45.1 MPa。在完成循环加载200万次后,试验模型未发现裂纹,逐步提高荷载幅,循环加载276万次,试验模型未发现裂纹,可得出重庆朝天门大桥的拱桁交叉节点连接结构在正常养护维修情况下,设计寿命期内不会发生疲劳开裂,疲劳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常规钢管混凝土节点连接形式的介绍,结合北京南站轨道层桥梁结构构造和受力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北京南站轨道层桥梁结构节点设计和节点处理的构造方法,首创大承载能力型钢混凝土联结过渡方式的独特节点形式,以连接钢筋混凝土梁与上、下钢管混凝土柱,成功解决了承受列车疲劳荷载、截面尺寸大、配筋率高的钢筋混凝土梁与异形钢管混凝土柱连接技术难题。还对轨道层桥梁结构的节点构造、节点类型和计算分析给出较详细的论述,为将来类似节点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9.
钢桁梁腹杆插入式节点杆端应力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便于制造与安装,大跨钢桁连续梁桥往往在采用整体节点,腹杆与主桁节点连接时,腹杆插入节点板中,采用高强螺栓两面连接。由于仅连接杆件的两个面,另外一面(或两面)不直接承受节点板传递的荷载,必然存在剪力滞效应。通过建立钢桁梁腹杆的几种典型截面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两面连接腹杆端部的应力分布,从而掌握腹杆端头板件应力分布的规律并用于指导钢桁梁桥节点设计。研究结论:杆件端部最大正应力均发生在螺栓群末端;一般来说,杆件板厚越大,螺栓连接沿杆件长度方向的排数越多,最大正应力与名义正应力的比值越小;截面形式变化、板件厚度变化不会对最大剪应力的发生部位产生影响;杆件中部,截面应力趋于均匀,剪力滞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30.
<正>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核心网节点MSC设备在全路得到较大规模的部署。MSC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中枢神经",要求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对时速200km及以上客运专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