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926篇
综合类   97篇
水路运输   258篇
铁路运输   138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真空执行器大量应用于EGR和VNT系统,为改善空气系统控制效果,研究了一种EGR和VNT执行器系统模型。该模型包括空气系统与机械执行器系统两个主要部分:前者可采用孔口节流方程模拟,其开度函数可通过MAP图获得以简化模型;后者可视为“质量——弹簧”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精确地模拟快变和慢变控制过程,可用于发动机空气系统建模及其控制算法,为该类系统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提出了成分权重的概念,并用它对直喷式柴油机13工况排放试验的排放特性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喷式柴油机排放中各工况的成分权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两种全负荷工况下各种有害排放物的成分权重最大,是降低排放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3.
74.
75.
《经济导报》2006,(3):44-46,48,50
汽车制造商面临着必须降低燃料消耗并减少废气排放两大挑战。而喷雾引导式燃烧过程对于克服汽车发动机面临的这两大挑战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6.
一汽-大众公司生产的奥迪200 1.8T轿车,采用装有废气涡轮增压器的ANZ发动机。采用废气涡轮增压的目的是通过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压缩,达到增大发动机扭矩、提高发动机功率的效果。由于吸入的空气密度增大,每一进气行程进入燃烧室的空气量相应增多,从而增加了氧含量,可达到提高燃烧效率的目的。发动机废气中含有热能和动能,利用这些能量来驱动涡轮增压器中的涡轮,再由涡轮驱动压气机,  相似文献   
77.
冷却水温度对柴油机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柴油机工作时,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能,气缸内温度高达1800~2000℃,燃烧热能只有40%左右被转变为机械能,用于驱动汽车行驶,而20%~30%的热能被冷却水带走,并散发到大气中。因此必须对柴油发动机进行冷却,以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中工作,使发动机具备较高的经济性、动力性和工  相似文献   
78.
北京市为完成2008年奥运会的空气质量目标,将会提前执行欧Ⅲ排放法规,但根据欧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现状来看,实施欧Ⅲ排放标准的步伐将是极为缓慢的。因此,中国将会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出现欧Ⅰ、欧Ⅱ、欧Ⅲ排放汽车并存的局面。北京市将于2003年1月1日在全国提前一年实施欧Ⅱ排放标准,并于2005年实施欧Ⅲ排放标准。但在实施新的排放法规之前,一些现有的问题和矛盾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就会出现新旧问题叠加,矛盾更加突出,甚至严重妨碍新排放法规的执行。因为新排放法规的实  相似文献   
79.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有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法规,对汽车有害排放物进行限制。为了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汽车制造商们开展了催化净化技术的研究,在使用催化剂之前,普遍采用改善燃烧等机内净化措施,但要满足严格的排放法规的要求,必须开发以催化净化为主的后处理装置。  相似文献   
80.
介绍电控汽油机的4种排放控制方式,着重阐述了它们控制和减少排放污染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结构和组成部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