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454篇
综合类   71篇
水路运输   181篇
铁路运输   61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771.
将某新开发的微合金化1.8 GPa热成形钢牌号与传统钢牌号进行了从材料到零件级的安全性能测评。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钢种,微合金化1.8 GPa热成形钢基于组织细化、第二相析出、残余奥氏体三大关键因素,具有更加明显的安全性优势。建立了2种材料的动态断裂模型,微合金钢在相同应力状态下具有更高的极限断裂应变,显示了更强的断裂抗力。对2种1.8 GPa热成形及1.5 GPa高强钢车门防撞梁进行了落锤冲击试验,微合金钢1.8 GPa热成形车门防撞梁有更加优异的抗碰撞侵入及碰撞吸能性能。  相似文献   
772.
采用高频感应加热装置进行热弯成形试验,得到典型的单曲率板。通过高效的热-弹-塑性有限元计算,再现板材热弯成形的温度场特征和力学响应。同时,研究感应加热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板材弯曲变形的影响,提出线性逼近迭代二分法和迭代0.618法,确定板材实际加热中的加热线位置和感应加热速度,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规划的工艺参数进行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的面外弯曲变形和面内收缩均与目标曲率板相吻合;线性逼近迭代二分法和迭代0.618法应用在感应加热单曲率热弯成形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可供曲板热弯工艺的规划参考。  相似文献   
773.
纤维金属层板(fiber metal laminate,FML)是一种新型轻量化混杂材料,逐渐被应用于汽车等运载装备领域,但其成形过程受多种参数影响,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尚不清楚。选用T300碳纤维铝合金复合层板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并进行了精度验证。主要研究了FML在预浸料种类、层板厚度和层板数等因素的影响下,应力分布及壁厚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FML冲压模型计算精度准确,预浸料种类主要影响纤维层的应力分布和壁厚变化,层板厚度和层板数对各层的壁厚变化产生影响,通过减薄层板厚度或增加层板数可以缓解过度减薄问题,层板厚度和层数也会影响铝合金层的应力分布,随着厚度和层数的增加,铝合金层的应力分布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774.
基于正面25%偏置碰撞工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以2 000 MPa级热成形钢替代A柱1 500 MPa级热成形钢,对于材料结构成形方式以热气胀成形方式替代传统热成形方式,在某车型A柱结构上实现了轻量化设计。通过小偏置碰撞性能模拟分析,得出A柱使用2 000 MPa级热成形钢方案满足性能要求;通过成本对比分析,由于零件数量的减少,A柱使用2 000 MPa级热气胀成形整体方案的单车成本及零件质量均有下降。分析结果表明,基于2 000 MPa级热气胀的A柱轻量化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可实现单车成本降低10.51元,与原A柱相比质量降低27.5%,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轻量化效果,同时应用热气胀成形方法减小了A柱腔体截面,使A柱障碍角减小22.2%,有效改善了A柱视野盲区。  相似文献   
775.
液压成形为塑性加工的一项成形技术,它分为管材液压成形(内高压成型)、板材液压成形和壳体液压成形三种[1]。板材采用充液拉深与普通拉深相比具有成形极限高、尺寸精度高和拉深工序少等优点。但由于采用高压液压介质充当成形“凸模”,将板材挤压如金属凹模内,在加上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因功能需要,产品圆弧要求较小,这就需要超高压(≥200MPa)才能完成,然而,因机械本省刚性和模具制造精度问题,导致高压液体出现泄漏问题,从而无法达到成形需要的压力。采用一种PTFE加金属复合的密封圈结构,能有效解决板材超高压液压成形中密封问题。  相似文献   
776.
汪建华  徐磊 《造船技术》1996,(11):24-26
在加热线两侧施加假想弯矩和假想收缩力,通过一次弹性有限元计算,可以分析较复杂形状水火弯板构件的变形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