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87篇
  免费   344篇
公路运输   5230篇
综合类   3823篇
水路运输   1525篇
铁路运输   3341篇
综合运输   312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420篇
  2014年   780篇
  2013年   702篇
  2012年   736篇
  2011年   875篇
  2010年   878篇
  2009年   897篇
  2008年   901篇
  2007年   816篇
  2006年   765篇
  2005年   662篇
  2004年   591篇
  2003年   616篇
  2002年   461篇
  2001年   438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93.
本文以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中梁模板的侧模板为例,介绍了30m大型钢模板的结构,加工所用设备,并详细介绍了中梁钢模板的加工工艺,提出了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认为采用现场加工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
一、混凝土结构病害有“药”可治 混凝土长期以来被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大量应用于各种工程当中。然而,近年来人们却发现,有些混凝土钢筋锈蚀、冻融损伤、化学物质侵蚀、生物损伤和机械损伤等问题逐渐大量暴露出来,加之  相似文献   
95.
近日,我国时速250km客运专线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试制、试验成果在合宁铁路通过了铁道部评审。由合宁铁路公司、中铁咨询桥梁工程设计研究院、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中铁二局集团共同承担试制、试验任务的“时速250km客运专线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试制、试验”研究,对箱梁的设计、混凝土配比、制造工艺、运输架设及受力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制和测试试验表明,该成果各阶段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进一步验证了结构设计合理,设计参数选择正确。评审专家组认为,该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在客运专线桥梁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张华 《铁道建筑》2006,(3):11-13
巴漏河大桥现浇梁箱体结构及预应力体系复杂,工期紧,施工难度大,特别是160 m通长曲线预应力束的施工工艺,在同类结构中尚属首次,文章对此做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97.
针对PC箱梁桥在施工或使用中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情况,将裂缝分为“荷载裂缝”和“变形裂缝”两大类,分析了裂缝的特征及成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8.
钢-混预应力桁梁新结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钢桁梁设计受到强度、稳定、疲劳、构造及冶金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桁高与跨度存在合理比例关系,所以跨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建造就有困难、有风险,为克服强度、稳定等问题而变得经济上不合理。提出的钢混预应力桁梁是将上弦杆做成钢管混凝土结构、下弦杆做成钢与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结构,以增大其压杆稳定,减小杆件的应力幅,削减下弦杆的最小长细比限制,增强横向刚度,使桁梁这一古老结构形式的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99.
铁路斜交连续箱梁桥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客货共线铁路斜交连续梁桥的设计研究情况,并从研究的角度对斜交连续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对预应力混凝土斜交连续梁的计算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0.
由于传感器受高强度冲击作用,实测的结构水下爆炸响应信号可能偏离正常特征,为进一步分析响应信号带来困难.文中针对实测加速度信号的噪声特征,对信号采用SVD及ARMA滤波处理,先恢复真实的响应信号,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正确的冲击谱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说明了SVD结合无相差滤波能够准确分离具有阶跃特征的低频噪声信号,对低频段的冲击响应谱计算精度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