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90篇
  免费   1140篇
公路运输   7412篇
综合类   4193篇
水路运输   5214篇
铁路运输   3201篇
综合运输   610篇
  2024年   224篇
  2023年   852篇
  2022年   709篇
  2021年   893篇
  2020年   799篇
  2019年   847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508篇
  2016年   511篇
  2015年   751篇
  2014年   1053篇
  2013年   1043篇
  2012年   1202篇
  2011年   1246篇
  2010年   1186篇
  2009年   1194篇
  2008年   1215篇
  2007年   1037篇
  2006年   804篇
  2005年   705篇
  2004年   559篇
  2003年   515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383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采用有限元法对近海某小型船进行总体振动和上层建筑局部振动模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该型船在正常使用时不能满足总体振动的频率储备要求,是其发生严重振动的主要原因,对罗经甲板的局部振动提出了改进要求。  相似文献   
952.
从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上描述了采用CAN现场总线技术构成的机舱实验室模拟监视报警系统及其实现的功能。通过对此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新颖、经济、工作可靠和可维护性强。  相似文献   
953.
吕军 《中南公路工程》2011,(3):149-151,156
以上瑞高速公路怀新段第8合同段青山冲隧道为工程实例,针对左线出口端洞口浅埋偏压情况,为了节约工程投资,实施了反压回填的处治方案,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及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了偏压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和稳定性,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54.
支浩迪 《路基工程》2014,(1):117-120
在桩基桥墩基底摇摆隔震中,提出一种增加柔性耗能防撞装置设计方案。当罕遇地震发生时,桥墩在与基础分离处发生摇摆,与设计的防撞装置发生碰撞,延长了系统的撞击时间,使撞击力下降。利用多个钢绳柔性防撞圈同期作用的动态有限元方法建立模型,对防护围刚度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发现在撞击防撞装置的过程中,前期为部分防撞圈发挥作用,后期为全部防撞圈发挥作用,且“同期作用历时”越短越好。分析结果表明,降低防撞构件的初始刚度,可延迟最大撞击时间,同时可减小最大的撞击压力。  相似文献   
955.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耦合场分析单元对预切缝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温度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影响预切缝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的因素,得出了预切缝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未出现和出现反射裂缝时的温度应力分布情况,并对预切缝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反射裂缝时的温度应力与普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56.
管材弯曲中起皱行为的试验及有限元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管材真实力学参数建立了管材弯曲有限元模型,该模型对部分弯管内侧起皱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管材弯曲内侧切向应力过大是导致管壁材料失稳起皱的主要原因,因此随着相对弯曲半径和相对管壁厚增大,起皱明显减轻.经有限元分析指出,适当减小模具工作凹槽的设计、制造和装配间隙,有助于防止起皱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7.
针对半主动悬架车辆减振器存在宽泛阻尼特性区间而难以进行道路模拟试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硬件在环(HIL)与远程参数控制(RPC)技术的半主动悬架车辆道路模拟试验方法,由RPC系统提供CAN报文动态信号,HIL系统仿真CAN报文静态信号,并整合CAN报文,发送给悬架电子控制单元(ECU),悬架ECU为主动减振器提供控制指令,控制减振器特性状态,RPC系统对车辆与台架系统进行频响函数求解、迭代,驱动台架系统运行,从而实现了对半主动悬架车辆的道路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958.
为了对比分析不同地下水位下地铁车站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化情况,以长春地铁2号线解放大路车站为实际依托工程,建立了该地铁车站的有限元模型,并且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的施工沉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地铁车站中轴线上方的地表沉降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并对上导洞、中导洞及1、2洞室拱顶沉降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定义3种不同地下水位工况,将不同地下水位下地铁车站的施工沉降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车站中轴线上方地表沉降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的最大误差仅为5.6%,地铁车站中轴线上方的地表沉降量呈现出阶梯式的变化趋势,随着地下水位高度的下降,拱顶沉降量的增长幅度存在突变情况。  相似文献   
959.
960.
魏赟 《路基工程》2015,(6):128-132
运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对无支护条件下某水电站左岸#1尾调室在两种施工方案下穹顶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对#1尾调室穹顶围岩的应力分布特征、变形特征、塑性区分布特征等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说明了两种开挖方案下围岩可能会出现的破坏特征。计算结果表明:与开挖方案1相比,开挖方案2不存在第3步开挖后的顶拱的应力集中和边墙的应力松弛问题,同时不会加大穹顶变形稳定问题,推荐采用第2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