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4篇
  免费   215篇
公路运输   1211篇
综合类   764篇
水路运输   464篇
铁路运输   663篇
综合运输   12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欧洲F1方程式赛车大奖赛于2008年8月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市港口环线上举行。该环线上原有1座立面转体开启闭合钢结构桥梁,桥梁闭合状态全桥长125 m,桥面宽净8 m。受城市交通规划的影响,该桥为已经放弃使用的原有轨道及公路交通两用桥。开赛之前,依据F1赛事技术要求,需要对原有桥梁实施加宽改造方能满足F1赛车需求。另外,根据巴伦西亚城市建筑规划要求,改建后的新桥要求为平面转体桥。在对原有桥梁恒活载与所需F1赛道桥梁恒活载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原桥主要钢构件可以利用,改建新桥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实施。改建后的新桥利用原桥钢材95%,利用原有桥梁转体机械构件50%(包括桥梁跨中锁、桥头锁等构件)。改建后的新桥闭合状态全桥长135.2 m,桥面净宽18 m。  相似文献   
162.
桥头跳车一直是影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顽疾,尤其是对高速公路行车影响甚大。如何在施工中实现构造物与路基结合处的完美顺接,消灭和减轻桥头跳车的问题,是我们路桥人不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3.
文中以一种更符合机场刚性道面实际情况的力学计算模型——移动荷载作用下粘弹性地基上无限大弹性薄板系统来研究道面弯沉的求解。应用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和坐标变换,建立求解系统的动力响应广义积分公式,把运动荷载问题转化为获取位移脉冲响应函数。利用拉普拉斯和汉克尔变换求解板在瞬时点源荷载作用下的解,再结合广义积分得到道面板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弯沉解析解。  相似文献   
164.
道路系统中的人机混驾交通环境是指人工驾驶车辆与自动驾驶车辆混合运行的交通环境,其中换道行为建模是人机混驾环境下无人驾驶车辆行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构建人机混驾环境下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无人驾驶车辆换道行为模型(Long-short-term-memory-based Autonomous Vehicles Lane Changing,LSTM-LC)。通过研究人工驾驶车辆在换道过程中与周边车辆的相互作用,对换道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为了提升模型的迁移性,引入道路横向偏移量信息。结合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要求,使用美国公开交通数据集Next Generation SIMulation(NGSIM)构建换道行为样本库。针对LSTM-LC模型,以均方差MSE作为损失函数,使用RMSprop优化方法进行训练,对LSTM网络结构、历史序列长度N及训练样本量3个重要参数进行标定。最后,针对道路横向偏移量M对LSTM-LC模型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GRU-LC模型,LSTM-LC模型对换道行为的表征更准确,在模型的精度和迁移性上有着显著的提升;GRU-LC模型的均方差为4.64 m2,迁移性均方差为119.82 m2,而LSTM-LC模型的均方差为3.18 m2,迁移性均方差为79.58 m2,分别优化了31.5%和39.71%;通过引入道路横向偏移量M,可将LSTM-LC模型精度和迁移性提升约10%,且模型稳定性更强。  相似文献   
165.
由于城市空间越来越小,城市地下结构的利用空间也越来越小,当城市地下结构近邻既有建(构)筑物时,地下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与建(构)筑物之间将不可避免发生动态的相互作用,而这种作用往往导致地表沉降,从而引起临近建(构)筑物沉降甚至变形。如何减少地下结构开挖过程中对建(构)筑物的影响将是今后地下结构施工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广中路地道施工实例,重点分析当建(构)筑物距离深基坑较近时对该建(构)筑物的沉降影响控制,为同类型结构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66.
白晓宏  李俊霖 《公路》2021,66(12):177-181
猫道作为悬索桥上部结构重要的施工平台,其线形直接影响到索股牵引、挤紧、缠丝等作业工序,因此猫道设计的重点是线形分析,它是猫道静力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是猫道结构设计的关键.针对大跨度柔性索结构特性,即大变形和几何非线性,对新田长江大桥猫道线形进行了计算分析,有别于传统索单元,采用分段悬链线法进行线形分析,从索单元的基本受力特点出发,推导出分段悬链线的计算方法,采用增量迭代法,以力学平衡条件和变形相容条件确定各分段悬链线的索力和曲线形状,整体计算采用西南交通大学开发的BNLAS桥梁非线性分析系统进行线形分析,解决了大跨柔性索单元几何非线性问题,线形分析具有很高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67.
168.
为了提高双块式无砟轨道的设计和施工质量,首先对路基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和支承层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提出连续道床板和分块道床板两种结构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和设计要点,并对两种设计方案进行结构受力和配筋计算。然后从抗压强度、结构耐久性、疲劳强度、裂缝控制等要求研究道床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提出道床板混凝土强度采用C40是足够的,且强度不宜太高。最后结合目前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和运营经验,提出道床板和支承层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9.
洋山港建设时期海域通道冲淤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山深水港区是由大、小洋山南、北两支岛链组成,形成东窄西宽面向杭州湾开口的喇叭状水域,文章结合洋山港建设以来现场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了1998~2007年洋山海域通道内地形冲淤演变情况,将洋山港通道内地形变化特征概括为:随着边界的变化,地形冲淤调整迅速;南北格局呈现出"南淤北冲"的规律;长时间尺度来看,近期地形总体趋于相对平衡,略有冲刷;短时间上看,年内冲淤变化大。为洋山港港区进一步的规划方案论证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70.
随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高速公路建设将逐步趋于饱和。但是,已通车的高速公路路面病害也将逐年递增,高速公路路面病害的预防与维修已成为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路面通车后,路面病害将逐渐产生,不论是沥青混凝土路面还是水泥混凝土路面,都会出现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