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1篇
综合类   26篇
水路运输   94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黄竹 《珠江水运》2002,(8):27-28
概述 乌江是贵州省也是我国著名的浅水急流航道。近几年,流域经济迅猛发展,机动驳、客船数量日益增多,货运量、客流量日益增大。为了确保乌江流域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大对经营船舶安全航行的管理,贵州省港航监督局决定在乌江上建造一艘性能好、功能全的港航监督艇,加强自身的硬件设施,更好地维护乌江船舶安全航……  相似文献   
92.
93.
0引言艇的速度─功率关系是从事海事艇开发和运行的所有参与者最关心的。主机和推进器的初始成本必须连同可靠性、维修和运行耗费一起考虑。此外,个别的艇还要求主机和推进器的选择顾及浅的航行吃水和较  相似文献   
94.
英国Soundem Roe公司战后研制和建造的数十艘实用型鱼雷艇,除本国使用外,还出口给许多国家。例如,日本引进了一艘,编为“鱼雷艇9号”(图7)。艇的主要尺度见表3。该型艇继承了英国“短型艇”的传统,首部艇底形状改成了凹V形。这种艇体形状在起飞过程中纵倾比较大,因此,在艇尾安装了宽约0.6m的纵倾调kn板,用液压操纵。舵的面积与艇体水线下的纵中剖面积之比为1/22,  相似文献   
95.
96.
滑行艇船体性能的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长11.8m滑行艇船体的1:8缩尺船模,进行一系列的裸船体阻力试验。船模在静水、压载状态和一定的速度范围内进行试验。试验中测量了拖曳力、航行纵倾和下沉。其中船体浸湿面积和浸湿长度应用水下摄像确定。试验中还布置了能大量喷水的压力喷头,使船体表面不同位置均达到标准压力。应用拖曳水池中横向布置的电容探头测量波形,同时应用激光多普勒速度仪(LDV)确定船体的两个区域在几种航速下的边界层速度场。试验结果发现,船体尾部的压力较低,而邻近边界层外部的速度高于应用一般滑行理论的预报值。介绍船模、试验装置、测试步骤和测试数据实例。  相似文献   
97.
梁华军 《造船技术》1991,(12):20-24
本文对玻璃钢船舶的模具建造、船体成型,及国内外的建造工艺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对其改进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8.
导弹艇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攻击性快艇,已对水面舰艇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本文分析了导弹艇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指出发展反艇导弹的必要性,并就其发展策略和战术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
根据已有的水翼升力面理论计算方法及成果,对水翼模型进行部分简化,并借助MSC.Patran实现了水翼模型和流场计算域的参数化建模,设置边界和工况后,对水翼航行中的升力使用有限元法进行迭代求解。与已有规律和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使用参数化建模和有限元法可以计算出水翼的升力以及自由面的形变数据。不仅减少了手工劳动,而且预报了水翼的升力及分布。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采用侧拖水下回转椭球体,进行近的波破碎试验,测得七个速度下五个不同侧向位置的波型,并获得模型轴线潜深H=0.56m时,在速度为2.1m/s下出现波破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