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8篇
  免费   144篇
公路运输   1277篇
综合类   619篇
水路运输   851篇
铁路运输   258篇
综合运输   16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大直径沉模薄壁管桩是一种适合加固软土地基的新型高效优质桩型,可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度。采用振动沉模、现场浇筑混凝土的一次性成桩技术,能快速加固软土地基,提高承载力,使其满足设计要求。文章介绍了振动沉模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的技术原理、加固机理、施工设备、施工工艺、设计与质量检测及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42.
利用PFWD检测方法准确、高效、安全、省力和方便的特点,根据实践工程的对比检测结果,建立了PFWD回弹模量检测与贝克曼梁弯沉检测结果的换算关系;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其在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3.
44.
针对排阵式交叉口在实际交通波动环境中存在车辆滞留排序区,运行效率稳定性难以保障的问题,提出了鲁棒优化方法,平衡交叉口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在分析排阵式交叉口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其运行效率波动性与交叉口几何设计、信号控制、交通需求、饱和流率和运行车速这5个因素有关。确定了将交通需求、饱和流率和运行车速这3个客观波动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将几何设计和信号控制这2个可受设计人员控制的要素作为模型的优化控制变量进行协同优化的模型框架。在此基础上,以交叉口车均延误条件风险值最小为目标,考虑了各流向车道数、信号相位相序、排序区车辆清空等方面的约束条件,构建了基于情景的鲁棒优化模型,并建立了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案例分析,对鲁棒优化模型的置信水平取值和算法准确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算法可以使目标函数收敛到最小值,并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对优化效益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所建立的几何设计与信号控制协同鲁棒优化模型可实现在交通需求和供给的波动下,对排阵式交叉口的车道功能、排序区长度以及主、预信号控制进行协同优化。相较于确定性的设计方法,在平均延误层面基本维持原有水平,但对延误标准差和最大值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善,案例中分别减少了48%和23%。  相似文献   
45.
在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回流系统中,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为回流系统中相互关联的参数,而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PD)与排流柜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协调。为进一步限制回流系统中的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需对OVPD与排流柜进行综合优化。分析了多区间情况下OVPD与排流柜的投入与退出对钢轨电位及杂散电流的影响,并提出了OVPD与排流柜综合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6.
选取盾构形地铁隧道在均匀土壤介质中建立加设排流网情况下的地铁杂散电流场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设置边界条件、加载电流进行仿真计算,得出计算域各个位置的电位,包括排流网本身的电位及与周围混凝土的电位差,分析了加设排流网情况下杂散电流的分布情况,该仿真分析可对排流网钢筋是否遭受腐蚀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7.
预应力管桩在复合地基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广州市江高—石井污水处理厂改良生化池基础施工中,采用静压沉桩法沉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桩)。在简要介绍PHC桩的施工方法后,重点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桩身倾斜、桩身断裂、爆桩头及接桩处松脱开裂等异常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8.
上海市某隧道旁通道是第一个参照《旁通道冻结法融沉注浆加固建设指导意见》完成自然解冻融沉注浆的旁通道。事实证明,其所有测点的沉降量均在控制范围内,《旁通道冻结法融沉注浆加固建设指导意见》是科学的。介绍了该旁通道的注浆加固施工工艺及加固效果。根据加固效果分析提出进行有效融沉注浆的建议:在开始融沉注浆的第一个月内应增加注浆频率和注浆量,可有效控制最终的沉降量;对距离旁通道轴线较近的隧道区域应进行强化注浆,可有效减小隧道的最终沉降量。  相似文献   
49.
在武广高速铁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岩溶地质特性,通过对不同类型岩溶处理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相应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相关施工工艺既保证超前处理、成孔、灌注混凝土等施工作业环节的时效性、连续性,又满足桩基质量验收标准,满足工后沉降的技术要求,为岩溶地区桩基础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0.
针对复杂地质情况下临近既有线的深基坑施工特点,通过承压水的抽水实验,对第⑥2层含水层进行水文地质参数求取,确定合理的降压井降水方案;并对临近正常运营的京沪线路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保障深基坑施工和既有线运营的双安全,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