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11篇
水路运输   4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前言吴淞导堤位于黄浦江出口处的左岸,面临黄浦,背依长江,是一个半径为2.4km、全长为1395m的弧形抛石坝(护面层为3—5t的混凝土预制块)。它始建于1907年,建成于1911年,后因吹填工程的影响,使其根部411m长的堤身与陆地相连,故目前从新的堤根至堤头所能见到的长度仅为984m(见图1)。堤顶高程为1.9—2.4m(吴淞零点),自根部至堤头略有倾斜;边坡1:25;顶宽5m;底宽40m。  相似文献   
2.
长江口北港重大工程对河势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港是长江口的二级入海汊道。近年来,北港修建了诸多水利工程,如南北港分流口固沙工程、青草沙围水工程和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工程等,它们对北港河势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在流域来沙锐减的背景下,也带来一些新的潜在问题。分流口固沙工程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新桥通道南侧沙体的稳定性,但与此同时,由于扁担沙尾部继续向新桥通道挤压推移,导致北港分流比减小。青草沙水库建设后,北港上段继续冲刷,由于横沙通道的不断发展,致使北港主槽曲率进一步增大。北港拦门沙河段的淤积和横沙东滩的促淤圈围工程促使了北港北汊的发展,但该汊道中增强的涨潮流对青草沙水库"蓄淡避咸"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万吨级船队渝汉直达,并使其唯率不低于50%”,为三峡工程航运效益的基本目标。葛洲坝下游引航道治理、长江中游的河势控制及航道整治与实现这一基本目标的三峡工程航运效益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为改善温州港龙湾河段水深,在炮台湾抛筑限流潜坝的设计方案及取得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澜沧江绣花滩群中各种滩险滩性的基础上,同时考虑滩群中各滩险的滩性迥异、成因复杂以及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整治工程方案布置以“顺应河势、因势利导、中水控制、低水整治、统筹兼顾”为主要原则,对澜沧江绣花滩群整治工程进行了河工模型试验研究,提出的整治措施已被实际工程采纳。  相似文献   
6.
三峡坝区河势在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三峡坝区泥沙淤积后河势的变化及对船闸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分析了建坝前后的河势特征,阐述了坝区上游引航道口区和连接段的水流条件及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椒江平面形态和局部地貌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椒江本身的河床演变规律,结合1933年的河床形态进行了河势规划;椒江中段的葮芷心滩变化异常,从六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小并向上游萎缩,由此造成了港区水深不足的严重后果,因此,本文对它进行了分析,并就恢复葮芷心滩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一些对椒江整治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三峡坝区河势演变与水流动力特性变化的试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李文正 《水运工程》2013,(11):115-118
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河段历史上是长江口水域河势变化最频繁的区域之一。基于该河段历史河势演变规律,在 分析南北港分汊口治理效果的同时,对南北港分汊口工程兴建后新形势下长江口南北港分汊口河段河势变化趋势及治理策 略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新形势下南北港分汊口河势仍存在不稳定的因素,突出表现在扁担沙沙体未经人工控制和 整治建筑物防冲抗刷压力增大;针对不稳定因素提出的治理方案经数学模型研究验证较为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所处河段为分汊河段,其中左汊主桥桥址处河势条件复杂,通过对桥址处河势条件及通航要求等建桥条件的综合分析,对5种左汊主桥桥型方案(主跨2×1080m三塔悬索桥方案、主跨1 388 m两塔悬索桥方案、主跨1 180m两塔斜拉桥方案、主跨2×850m三塔斜拉桥方案、主跨1 760m单跨悬索桥方案)从航道适应性、工程经济性进行比较和论证.经过综合比选,确定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主桥采用主跨2×1 080 m三塔两跨悬索桥,较好地解决了深槽左右摆动引起的航道适应性问题,为大桥的顺利立项和获批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