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23篇
水路运输   41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许俊强 《珠江水运》2001,(12):30-32
电子提单是指通过电讯传输的有关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电子数据.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海上货物运输,尤其是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电子提单的使用将日益广泛.由于立法的滞后,目前尚无关于电子提单强制性的法律规定,电子提单仍得适用有关提单的强制性法律.提单债权关系和物权关系始于提单签发,提单签发在提单法律制度内具有基础性意义,电子提单也是如此.在无明文法规规定的情况下,探讨电子提单签发在现行法律体制下面临的法律问题,具有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2.
王荣华 《集装箱化》2001,(11):16-17
1案由 广州东莞一家公司(以下称发货人)将装载服装的3个集装箱委托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以下称货代)由广东东莞通过公路拖运到香港装船去孟买港,集装箱在孟买港卸船后再通过铁路运抵交货地(新德里).  相似文献   
33.
潘静  张洁 《世界海运》2001,24(5):34-35
从法律和实务的角度,论述了我国《合同法》生效后,对海运托运人变更运输合同权利义务的影响,探讨了托运人变更运输合同的权利所产生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4.
针对财经院校法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误区,以“海商法”教学为例证,探究特别法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采取实证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探讨财经类院校如何利用丰富的经济和管理类的专业优势和教学资源去构架“海商法”的教学模式,并提出特别法教学的“财经模式”模式。  相似文献   
35.
周颖  沈军 《珠江水运》2008,(3):37-40
保险代位求偿权是海上保险中的核心制度之一,由于我国没有独立的海上保险法,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在相关立法中体现出来,但是规定不尽一致。本文将从海上保险代位权的法律基础出发说明其法律属性,并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论述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条件和行使名义,同时对我国《海商法》中相关规定提出修改意见,以期更加完善我国的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制度。  相似文献   
36.
提单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威夷 《世界海运》1998,21(1):22-23
提单制度中存在着若干法律问题,本文就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1.传统理论将提单视为货物所有权的凭证是错误的,提单应是持有人据以领取货物的凭证,它与货物所有权并无直接关系。2.在无正本提单放货事件中,若承运人主观上善意,属违约行为;若其主观恶意,该行为构成侵权。3.在倒签、预借提单情形下,承运人的行为属侵权性质,应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37.
陈琳 《水运管理》2008,30(7):16-20
为解决我国《海商法》未建立完善的船舶留置权制度面临的困难,探讨《物权法》对补充船舶留置权制度产生的影响,阐述《物权法》突破《民法通则》和《担保法》对留置权的诸多限制,在该制度的适用、种类、内容以及实现上均作了重大变更:扩大船舶留置权人的范围,增加可留置船舶的情形,补充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改变船舶留置权的实现顺序,认为《物权法》虽在很大程度上完善并补充了《海商法》对船舶留置权的欠缺,但却不能完全解决当前船舶留置权存在的问题,只有修改与完善《海商法》才是使船舶留置权完全走出困境的最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38.
阐述旱期还船和超期还船的概念和法律责任,分析承租人早期还船和超期还船的责任原则,认为早期还船和超期还船的法律性质为双方法律行为.鉴于我国<海商法>对此尚无规定,须适用<合同法>有关违约归责原则的规定,为保护船舶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就承租人的这种违约行为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9.
周晓明 《世界海运》2004,27(4):35-36
海商法是随着航海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和完善起来的。它的国际性决定了其发展呈现一个总的趋势和原则——海商法的统一化。以国际公约、国际惯例、示范规则等形式表现的国际统一海商法在具有全方位、多领域、内容前瞻性等特点的同时,也存在大统一、小分散、法律冲突仍旧突出等问题。采用“默示承诺程序”,充分发挥海事国际组织的规范协调作用、利用统一冲突法等对策可以弥补缺陷。  相似文献   
40.
郑曦 《世界海运》2011,34(3):36-38
阐述船舶物权客体的概念、范围,认为船舶物权客体不仅包括有体物,而且包括无体物。通过对海商法船舶进行界定来阐述海商法船舶的概念和范围,重点论述船舶物权客体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