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4篇
  免费   49篇
公路运输   253篇
综合类   124篇
水路运输   826篇
铁路运输   290篇
综合运输   7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余志兵  陈海龙 《中国造船》2007,48(B11):591-598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田生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油气田正常运转的生命线。海底管道在位强度分析对研究其破坏机理及进行安全评估非常重要。基于DNV2000海底管道设计规范和相关文献,根据波浪流等环境参数、管道参数和海床土壤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着重阐述了管道在位强度分析的计算原理。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完成了海底管道结构的在位强度分析及极限状态校核。  相似文献   
92.
针对三维成像声呐相关检测指标缺乏试验验证的问题,通过室内模型探讨不同尺寸的立方体与圆柱体试块、不同边界材质和带有缺陷的圆柱形木桩对三维成像声呐扫测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三维成像声呐系统可有效识别到厘米级的不同形状物体;在对光滑且质地坚硬物体扫测时,声波信号会发生镜面反射导致无法获取有效数据;可有效识别尺寸大于等于5 cm的缺陷并判定缺陷形状和位置。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
出于对近海海洋探索的目的,本文应用了上次研究[1]的水下ROV空间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水下机器人。该水下机器人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电源模块、无刷电调、遥控部分以及姿态传感器模块组成,软件控制以及相关数据处理由一块ARM-M3内核的处理器完成,编译软件使用Kile。水下机器人结构采用3D打印机制作,材料选用PLA。遥控通讯采用CAN总线协议。水下机器人经过实际调试可以达到相关技术要求,下潜深度100 M,能实现简单的水下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94.
本文介绍电力电缆故障探测工作中常用的几种探测方法及其原理进行概述,及在应用效果上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95.
韩震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6):183-185
文章建立了水—沉积物—海底半空间的分层海底模型,通过仿真计算,比较了声波在海水和沉积物中接收时的传播损失差异。结果表明,在高声速海底的条件下,声波在沉积物中传播且频率较低时,传播损失较低,即低频声波更易于在沉积物中传播。  相似文献   
96.
文章主要进行了舰船目标噪声和等距直线声基阵建模研究,采用波束形成、自适应限幅处理和极性相关等技术对目标进行被动声探测,并进行了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探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由于小型航行体在浅海水域作战具有独特优势,对小型航行体的远程探测能力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海军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小型航行体的远程探测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提高远程探测能力的主要技术途径进行了探讨,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8.
总传热系数K是海底热油管道的运行管理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参数.文中通过对中海油涠洲11 -1油田至涠洲12 -1油田之间的海底管道总传热系数进行理论计算,并与投产前根据实际预热数据反算的总传热系数进行对比,得出理论计算的总传热系数与实际预热反算得到的总传热系数相近,同时指出海管接口的散热损失较大,海底管线应对接口部分进行...  相似文献   
99.
叶英 《隧道建设》2011,31(2):161-165
为解决埋深较大或地面条件复杂的地下工程开挖前方不良地质体轮廓探测不易从地面展开的难题,利用地震波"角度+位置"偏移的联合体系探测隧道施工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形状,通过对地面地震波位置偏移法探测三维形状体的研究分析,论述地震波角度偏移在探测地下三维形状体的理论与重要作用,并借用人眼仿生学的原理进一步阐述角度偏移在地下工程前方探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得出以下结论:角度偏移技术不需占用较大空间,非常适合地下工程开挖掌子面有限空间的前方不良地质体轮廓探测,利用"角度+位置"偏移的联合体系探测软弱岩体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0.
楼于海 《航海》2011,(4):64-66
智能人体运动检测技术被广泛用于船舶驾驶台航行值班报警系统的辅助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