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8篇
  免费   35篇
公路运输   1754篇
综合类   431篇
水路运输   1242篇
铁路运输   315篇
综合运输   21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正>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作为保障。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原油进口为9112万吨,较上年劲增3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报告认为,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最少也要4.5亿吨,届时石油对外的依存度可能接近60%,  相似文献   
34.
涡轮转子整圈带冠叶片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雪友  刘岩 《船舶工程》1993,(2):37-40,54
讨论变截面扭转带冠叶片整圈振动问题,在Hall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当量叶片的方法,从而得到一种可在微机上快速计算变截面扭转整圈带冠叶片振动频率的简便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35.
金玉茹 《国外汽车》1993,(6):1-4,34
世界各工业大国现已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许多大汽车公司正致力于开发研制生态汽车。生态汽车的首要研制对象是能源。生态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氢气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几种。各类生态汽车使用不同的能源。而混合动力汽车则采用两种以上的动力。  相似文献   
36.
海外来风     
《中国船检》2006,(2):6-7
新加坡欲建超大型石油终端新加坡石油贸易公司HinLeong投资4.55亿美元建新加坡最大独立存储终端。预计2007年完工,整个终端能储存220万立方米的原油产品。其中位于Jurong岛西部的终端将建73个存储罐和12个泊位,包括2个VLCC的泊位。油轮事故率上升损失下降国际油轮组织(INTERTAN  相似文献   
37.
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汽车工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90年代初期,电子产品在汽车净成本(Net-Value)中所占的比重约为15%;到90年代末期,该比例已经提升到了30%;而且由此可以断言,在不远的将来该数值有望超过45%。电子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大量应用,一方面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及舒适性,进而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这些日益增多的电子产品对车载(On-board)能源的生成、存储及分配等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此,本文将简要介绍博世公司在能源供给及管理等领域的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38.
《中华汽摩配》2005,(11):28-28
随着全球能源局势的紧张,与柴油车技术一同热起来的,还有混合动力技术。今年年底,丰田在美国大获成功的混合动力车普锐斯,将在长春下线。与此同时,上海通用、奇瑞等多家企业也宣布将进行混合动力车技术及产品方面的研发。发展混合动力车风头强劲,  相似文献   
39.
《经济导报》2006,(2):38-40
论及天然气水合物带来的激动人心的挑战,爱丁堡Heriot-Waff大学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的主任Bahman Tohidi认为,这些曾经是钻探克星的地质难题现在可能会为我们提供一种新型能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40.
汽车的诞生在给人类带来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的短缺和对环境破坏.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多,不仅将加速不可再生的石油能源的日益短缺,加剧能源危机;且汽车尾气中有害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将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日益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