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63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唐军 《水上消防》2023,(1):33-36
基于对桂林漓江船舶污染治理、污染物、污染源、污染防治基础设施、防污染队伍、新能源船舶现状的调研摸排,从海事管理角度梳理了影响漓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关键因素,并归纳了漓江船舶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根据相关问题,逐一给出了解决方案,可供政府、有关航运公司和社会环保力量借鉴,全力推进船舶“减污”“降碳”,高质量推进内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2.
“一上到竹筏上面,筏工就督促我们穿救生衣,不穿就不开(竹筏)”,2014年春节,来自广东的游客黄珂被问及重游漓江的感受时,她脱口而出。对比三年前,同样是漓江排筏游,当时的景象历历在目:大多数排筏没有配备救生衣、救生圈,而且普遍超载,筏工不守规矩随意调头、超船的行为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63.
郭耀雄 《珠江水运》2002,(11):19-20
桂林漓江以其秀丽的风光而闻名于世。据统计,仅桂林磨盘山客运码头至阳朔61公里的漓江航段,旅游客船年通过量达4万多艘次。对旅游船舶实行规范的管理,预控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漓江旅游黄金水道的安全畅通,历来是海事管理者研究的主要课题。笔者认为,在漓江建立船舶GPS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可使漓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实现智能化的管理,从而大大提高海事部门对事故的预警、监控、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科学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64.
樊欣 《珠江水运》2004,(11):59-59
每一位到广西桂林的游客,必然会游漓江,不到漓江,就等于没有到桂林.  相似文献   
65.
《珠江水运》2005,(B10):9-11
漓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上旅游客运市场,有旅游客船230多艘近18000客位,2004年客运常达2007万人次,漓江又是一条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每年上缴给同家和地方政府巨额的税费,为桂林市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漓江上航行的不仅有旅游船,还有众多的圩渡客船、渔船及排筏,而巨大的经济利益给非法经营名.造成极大的违法冲动,市场监管难度很大,任务复杂艰巨。  相似文献   
66.
“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漓江又是桂林山水的精髓所在。乘排筏游漓江,不知不觉中已经逐步成为了游览漓江的一个潮流。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排筏载客游览监管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依据,而排筏航行也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混乱状态,从而导致了排筏与客船、排筏与排筏之间的事故频发,同时,由于漓江游人、游船的不断增多也使得该水域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67.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紧紧围绕水上交通安全,查找漓江水上旅游日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8.
近日,桂林海事局与相关部门联手展开漓江通航秩序整顿专项行动,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全力遏制漓江“三无”船、“野马”船非法载客现象,查处船舶违章行为,最大限度维护正当经营者的合法利益,使漓江水上交通秩序好转,码头每日开航艘次增加,  相似文献   
69.
郭佳  徐碧苑 《中国海事》2012,(10):19-20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放,旅游方式呈多元化方向发展。桂林至阳朔的漓江航线是一条闻名遐迩的旅游"黄金水道"。这里有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精华景致,随之也形成了以排筏、水上漂流等为游览工具的游览模式。由于乘坐排筏游览的方式亲近自然且航线机动灵活,排筏的数  相似文献   
70.
逍遥 《汽车与运动》2011,(7):104-105
骄阳似火的7月,旅游休闲最佳地点莫过于水边。在水边,可以闲庭信步,享受一下水面吹来的凉爽清风;也可以下河泡泡水、游游泳,彻底地清凉一夏,就来欣赏7月桂林的美丽水景吧。7月到桂林游玩一定选择靠水的地方,因为水边会相对凉快一些,而且这个季节是桂林的丰水期,是观水的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