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篇
  免费   38篇
公路运输   327篇
综合类   141篇
水路运输   141篇
铁路运输   153篇
综合运输   5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5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桥梁高墩越来越多,爬模施工桥梁高墩技术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结合工程实践,分析爬模施工桥梁高墩技术的原理,论述其施工工艺和方法,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52.
复杂地质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站改造工程中,地下连续墙作为地铁站围护结构兼做上部结构基础,属复合式承重连续墙,最大成槽深度约57 m,具有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含微承压水和承压水层、空槽段深、异型连续墙多等不利因素。文中结合工程复杂地质和成槽施工工艺,分析连续墙槽壁失稳的机理以及微承压水、施工附加荷载、泥浆等对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影响。制定了有效施工控制措施,取得良好效果,为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53.
为了揭示车辆参数对列车碰撞爬车行为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车轨耦合的基本思路,建立车辆模型和移动轨道模型,用非线性轮轨接触模型耦合车辆模型和移动轨道模型;非线性钩缓装置模型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车辆模型;然后通过模拟两同型列车低速正面碰撞,获得了不同参数情况下车辆和轨道的动态响应;最后用车轮抬升量作为车辆碰撞爬车指标,分析了车轮抬升量对碰撞速度、车体质心高度和二系垂向刚度的灵敏度和相对灵敏度. 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碰撞速度增大至27 km/h时,车轮抬升量陡增至36.5 mm;质心高度增大20%时,车轮抬升量增加41%;二系垂向刚度增大20%时,车轮抬升量减小16.6%;车轮抬升量随碰撞速度和质心高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二系垂向刚度的增大而减小;车轮抬升量对碰撞速度的灵敏度是非线性的;质心高度和二系垂向刚度的相对灵敏度分别为205%和?83%.   相似文献   
754.
T形地下连续墙阳角处槽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库仑理论对T形连续墙阳角处槽壁整体稳定性进行了滑动体三维极限平衡分析,导出了T形槽阳角处槽壁稳定安全系数和最小泥浆重度的计算式,并结合算例验证了计算式的正确性。根据算例对影响T形槽阳角处槽壁稳定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槽壁稳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55.
该文结合宁波梅山岛保税港区横一路污水干管工程,介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在顶管工程中的管材选用以及顶力、管道壁厚、实施允许偏角、环刚度等设计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对顶管接口、工作坑的处理加以阐述,为今后玻璃钢夹砂管在典型滨海地区顶管工程中的运用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56.
757.
分析了钢轨内侧涂油的减振机理及涂油后减小车桥横向耦合振动幅值的原因,得出与实测数据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758.
759.
760.
地下连续墙泥浆槽稳定性分析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地下连续墙泥浆槽在短槽挖掘时的稳定性问题,假定槽壁按截斜圆柱体发生整体滑坡破坏,研究了干砂层中深槽壁稳定,粘土层中深槽壁稳定,并考虑了地下水头高度对槽壁稳定的影响,该理论公式基本上能解释地下连续墙泥浆槽在近导墙下部破坏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