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篇
  免费   44篇
公路运输   41篇
综合类   78篇
水路运输   463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51.
关于北太平洋东行及西行航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52.
《水道港口》2015,(3):224-228
通过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长江中游调关水道演变特点,重点对三峡蓄水后调关水道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调关水道未来演变趋势。结果表明,调关水道河床由中细沙组成,河岸为粘性土和沙组成的二元相结构,河段自然属性较强,历史上河床在自然条件下主要表现为凹岸崩坍、凸岸淤长,弯顶缓慢下移。三峡工程运行后,来沙减少,枯水流量增加等因素影响,原淤积性凸岸发生冲刷,河道总体流速降低,且弯道进口区域由于凸岸冲刷,水流趋直,弯道环流作用减弱,导致了凹岸淤积。随着三峡蓄水后来沙持续减少,弯道段凸冲凹淤的趋势将会持续。  相似文献   
553.
目的探讨不同外周动脉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single pulse wave velocity,PWVβ)与经冠脉造影所得冠状动脉狭窄数量的相关性,以及PWVβ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第二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83例,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并设无狭窄者为对照组。在行冠状动脉造影前,均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vascular echo tracking technology,ET)测量颈总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等外周动脉PWVβ,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递增,PWVβ值和β值在3个外周动脉中呈逐渐升高趋势。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3个外周动脉的PWVβ值与冠脉狭窄数量均呈正相关性,以颈总动脉PWVβ值与冠脉狭窄数量相关性为著,其次为股动脉和腘动脉。颈总动脉PWVβ值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1.2%,特异度为84.5%,阳性预测值92.7%,阴性预测值81.7%,约登指数0.76。以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体质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GLU)、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酸(UA)、肌酐(Cr)、颈总动脉PWVβ值为自变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为应变量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颈总动脉PWVβ值是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WVβ值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预测早期病变的观测指标;颈总动脉PWVβ值可作为动态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554.
陈斌 《世界海运》2013,36(5):42-45
探寻和了解日本内海及其沿岸水域潮流、潮汐的复杂性,对在日本水域的安全航行有十分重要意义。根据多年来航行积累及翻阅的大量文献,详细描述日本东京湾、濑户内海、沿岸部分水道等地的潮流潮汐变化状况,同时提供航行安全注意事项,旨在为常往来于中-日、韩-日航线的同行提供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555.
针对白茆沙水道航道存在的问题,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多途径、多技术手段,对长江下游白茆沙水道的演变规律及演变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航道整治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提出了该水道总体治理思路与控导工程方案,以保护现有较为有利的河势及航道格局,为后续整治工程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56.
东流水道位于长江下游。近年来,该水道航道条件出现了较大的不利变化趋势。以河道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东流水道左岸边滩演变特征及该边滩河床演变对本河段航道条件的影响,指出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左岸边滩出现的新的演变是造成本河段近年来航道条件趋坏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左岸边滩演变和本水道航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认为主航道所在的西港航道条件仍有进一步衰退的可能,为本水道后期航道治理思路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7.
张帅  卫家骏 《水运工程》2015,(5):165-167
为提高航道的载运量,以船舶流量最大为依据,运用交通流理论和跟驰模型对航道船速进行分析求解。首先根据航道主要船舶比例数据得到航道的标准船载质量,然后运用matlab拟合求出相应的标准船长,再根据交通流理论和跟驰模型得到最佳的航速设置,从而实现对船舶航速的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558.
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量也逐年增加,2012年贸易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出口国以及第二大进口国。船舶运输由于其具有运输成本较低廉,安全性较高,运输量巨大的特点,可以很好地适应贸易量增长的需求,其越来越受到从事进出口贸易公司的重视与青睐,与此同时有关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船舶运输业的发展,按照国际惯例,通航水域宽度在两海里以内的水道都可以称之为狭水道。因为狭水道内通航宽度较小、水深变化较大、水流湍急、地形条件复杂,造成船舶在狭水道区域内航行时安全系数大为降低,再加上狭水道内船舶密度较大,使得船舶的操控更是困难,船舶撞击事故率比其他水域高很多,由此可见,研究狭水道内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文中系统地分析了狭水道内船舶航行的特点以及撞击原因,提出了碰撞危险性评价模型,阐述了模型在船舶模拟器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59.
张斌  陈香香  潘珏  童晔 《中国水运》2014,(2):234-235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北堤软土段堤线的调整方案直接关系到移民征地、工程造价,文中采用瑞典圆弧滑动法对堤防进行抗滑稳定计算,确定北堤的堤防断面,从土方量的角度对北堤软土段不退堤、半退堤、退堤(40~100m)三个堤线调整方案进行比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堤防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0.
丁晶 《中国水运》2014,(4):275-276,295
针对东流水道西港航道汛后淤积严重,航宽缩窄的现状,提出采用绞吸式挖泥船在航道边线外开槽疏浚,重点介绍了绞吸船边线开槽的维护疏浚方案以及控制要点,对维护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为今后东流水道航道维护疏浚工作提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