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4篇
  免费   199篇
公路运输   2690篇
综合类   2148篇
水路运输   1013篇
铁路运输   2331篇
综合运输   24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6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23篇
  2014年   444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679篇
  2007年   522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了现浇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西姚互通匝道桥箱梁施工,提出了在施工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并以自己多年的技术工作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技术对策,可供技术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2.
王爱梅 《铁道勘察》2007,33(5):79-82
铁路客运专线桥梁以简支双线箱梁为主梁型,施工以现场预制为主。科学合理的梁场布置和设备配置,对节约投资,提高箱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3.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出入段线设计方案对地铁运营效率和成本有重大影响,广州地铁三号线在国内首次采用了3/6辆灵活编组替换运营的全新运营模式,对车辆段的出入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车辆段出入段线方案进行优化和能力分析研究不仅对广州地铁三号线车辆段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供其他地铁车辆段设计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通过对广州地铁三号线车辆段出入段线设计方案的比较分析,以及对推荐方案出入段能力的计算分析,研究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研究结论:在广州地铁三号线的用地和站段位置等限制条件下,经过优化的设计方案具备较强的优越性,能够满足三号线新运营模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84.
后张预应力现浇箱梁部分设计采用上齿板进行部分预应力的施工,而因设计或施工原因造成齿板处的薄弱,使在预应力施工时造成齿板混凝土的裂缝、崩碎、破碎等质量问题,处理不当将会产生预应力的损失和质量隐患。具体介绍箱梁上齿板加固的方法。  相似文献   
85.
任健  孙灵军 《铁道车辆》1995,33(12):41-46
简要介绍长春客车厂研制的春光号广深线高速客车各车种的主要技术参数、平面布置、车体钢结构、转向架、制动、空调装置、给水卫生设备、车内设备及客车电气设备等。  相似文献   
86.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引桥滩涂区5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单片自重约1430t,是目前世界上采用梁上运输和架设的最大吨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我公司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设计和地域环境特点,提出了垂直运输,运梁机梁上运梁,架桥机架设的总体方案,并联合意大利DELA公司共同研制出800t提梁机,1600t运梁车和1600t架桥机等设备,并总结出一套滩涂区大吨位箱梁应用梁上运输与架设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7.
用DF450型架桥机架设单线简支箱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秦沈客运专线单线简支箱梁体积大、质量大 ,对梁体的预制和架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介绍单线简支箱梁的架设工艺。  相似文献   
88.
89.
MSS移动模架是现代整体现浇预应力或钢筋混凝土箱梁施工的先进工法,具有施工速度快、不需要处理地基、整体性好、周转率高等优点。作者结合广州南沙凫洲大桥北引桥移动模架施工经验,介绍移动模架施工工法特点。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介绍了水荷载预压和砂袋预压在天(津)汕(尾)国家重点高速公路梅州西环高速跨G206国道高架桥施工中的应用,以及相应的基础处理方法和实验成果,并对预压效果进行了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