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169篇
综合类   163篇
水路运输   413篇
铁路运输   244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文 《交通与运输》2008,24(5):73-73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无驾驶证或驾驶证有效期已满;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持未按规定审验的驾驶证以及在暂扣、扣留、吊销、注销驾驶证期间驾驶车辆;依照法律法规或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不允许驾驶机动车的其他情况下驾车;非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人使用保险车辆;除另有约定外,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车辆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和号牌,或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  相似文献   
52.
晏志清 《中国水运》2001,(11):29-30
在总结了崇明至上海现有高速船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华中科技大学受托对本船进行了型线设计,并做了船模阻力试验及耐波性试验;江龙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施工设计并建造了该船,船名为“亚通”号。该船于2001年8月18日交船,通过几个月的营运,“亚通”号船得到了当地政府、亚通股份有限公司(船主)及广大乘客的赞赏。  相似文献   
53.
介绍准高速铁路线上跨线桥的施工方案、便梁检算与施工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4.
遵循项目法原则,通过芜湖长江大桥实践的施工管理,探索铁路、公路特大桥工程的项目法施工管理的新路子,进行细化、量化和以利操作,创建了芜湖长江大桥准项目法施工管理。  相似文献   
55.
基于协同目标的绝对配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舰载三维传感器的偏差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同目标的传感器偏差估计方法,根据协同目标在空间探测中的迭合条件,运用一阶泰勒展式推导出传感器的距离、方位、俯仰偏差和平台姿态误差的线性化公式,利用最小二乘法在线估计出各个偏差量,并实时进行修正,仿真结果验证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
结合整车电源系统的开发设计经验,介绍整车电平衡设计原则。从蓄电池和发电机的选型角度阐述整车电平衡开发设计过程。最后给出试验验证方法,以验证整车电平衡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7.
在对国内外机车牵引齿轮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优选材料及热处理工艺、进行齿形和参数优化设计、合理选择制造精度与工艺,优选润滑剂与润滑密度方式,改善动力学性能等五个方面提高我国准高速电力机车牵引齿轮动承载寿命的具体措施,其中在齿形和参数优化方面,设计了优选 角并能使齿根危险断面齿厚尽可能大,而应主 磨前滚刀,优选出能使啮合过程中最大闪温值为最小的变位系数,并在此了考虑机车启动、持续与高速运  相似文献   
58.
用势能驻值原理与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了机车车辆系统动力方程,以准高速列车构架人工蛇行波和实测构架蛇行波为横向振源,以垂向轨道不平顺为垂向振动激振源,计算了准高速列车在桥上和线路上的动力响应,其方法和结果可供准高速机车车辆动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9.
依据船舶耐波性理论计算结果,运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估理论对大风浪中船舶耐波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船舶在波浪中以某一航速航行时的优选航向,并通过实例应用与分析表明,使用该方法能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0.
陈庭  刘中华 《中国水运》2007,5(6):166-167
本文通过自编问卷对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591名准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准大学生在高考前后经历了从“高压”到“真空”的转变,而在从高中到高校的过渡期内,准大学生的理财消费特点突出,形成了“后高考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