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7篇
  免费   147篇
公路运输   707篇
综合类   369篇
水路运输   314篇
铁路运输   606篇
综合运输   14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北京地铁8号线中国美术馆站采用浅埋暗挖法,在砂卵石地层中下穿四通热力小室,同时上穿6号线盾构区间。介绍了注浆加固措施,对管线采取了深层沉降监测和分层沉降监测技术,较好地控制了热力小室、6号线盾构区间结构变形及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82.
脱挂式抱索器综合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线脱挂式客运索道已经成为现代客运索道发展的主流,其心脏部分和技术关键——脱挂式抱索器的详细结构与真实性能却鲜为人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外刊物亦极少披露。本自作最近撰写的专题报告的前半部分,中剖析了我国单线脱挂式客运索道发展缓慢的原因,介绍了脱挂式抱索器的演变与现状,分析了最常用抱索器的结构与特点,制定了严格的评价标准,采用了独特的评价方法,全面评价了最常用抱索器的各种性能,对我国研究、设计、引进、消化、管理和维修单线脱挂式客运索道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结合蒙自至新街高速公路窑头1号隧道的工程实践,简要介绍了横穿公路的浅埋软岩段隧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介绍综合注浆加固技术在青冈隧道的应用,并对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5.
86.
浅埋隧道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基于重庆武隆隧道穿越厂房基础引起地表变形的工程背景,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隧道施工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目的是研究不同软岩隧道开挖方式对地表变形及围岩受力情况的影响。通过支护与不支护两种工况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浅埋隧道实施强支护、短开挖,并加强关键部位的加固,可有效减小隧道开挖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近距大跨超浅埋双洞分修隧道穿越铁路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州解放路延伸线新城隧道采用左、右线双洞分修型式,具有埋深浅、跨度大、间距小的特点,穿越地层地质差,同时需下穿既有沪杭铁路线,施工技术含量极高。文章介绍了穿越铁路段施工中采用的综合技术及相应的针对性辅助施工措施,结合监测信息反馈,分析阐释了浅埋暗挖法及其综合配套技术在施工实际中的成功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8.
张哲强 《隧道建设》2006,26(5):41-42,46
南京地铁鼓楼站D2出入口通道,覆土厚仅1.3~1.6m,且通道上方有电缆线、给水管等。结合该工程对明挖顺作法和浅埋暗挖法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拟采用浅埋暗挖法。介绍了其结构设计及计算,施工方法及措施要点。该通道已顺利完成,既未影响中央路的正常交通,而且地面沉降、结构变形、工期、防水均满足要求,且其设计施工经验已成功用于其他车站出入口通道的施工。  相似文献   
89.
人工神经网络在路堤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人工神经网络法为主,研究了多因素条件下的沉降预测问题,同时与浅岗法和S型曲线法这2种在近几年推广应用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方法预测的最终沉降大体相近,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的沉降较大(同时更接近实测值);S型曲线法较小;浅岗法居中。由于神经网络是用实测数据直接建模,少了人为干扰因素,并且偏大的数值对工程来说是偏于安全的,所以选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沉降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90.
根据六武(六安-武汉)高速公路新开岭隧道(武汉端)出口地质情况及施工条件,结合山岭隧道工程的特点,通过对影响管棚施工的几个主要因素的分析,对隧道洞口管棚支护处理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