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4篇
  免费   212篇
公路运输   4910篇
综合类   1997篇
水路运输   1955篇
铁路运输   2835篇
综合运输   32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750篇
  2012年   956篇
  2011年   907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949篇
  2008年   986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644篇
  2005年   588篇
  2004年   530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根据陇海线徐州至郑州段运量增长的需求及沿线相关区域内国民经济发展的态势,结合国家能源发展、能源结构调整的政策,从改善运输组织、提高运输质量、节省运营成本、改善沿线环境等方面详尽地讨论了徐州至郑州段电气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使用建筑粘结剂对晓明矿桥改造加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机电设备》2005,22(5):I0005-I0005
《上海汽车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之汽车零部件与汽车电子部分规范(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已于13前修订完毕,并交由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审核。据悉。为了提高企业自主开发的积极性。《草案》建议建立支持开发能力的政策体系,具体措施之一是:对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10%以上的部分,可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企业当年应缴纳的所得税额。  相似文献   
34.
现在国内汽车业发展形势喜人,汽车业如此明显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其背后最直接原因在于汽车开始大量进入居民家庭。中国汽车业面临着美好的前景,但是,中国汽车业目前缺少的不是赞歌,缺少的却是冷静分析。  相似文献   
35.
油箱外壳采用整体一次胀压成形工艺与二瓣成形工艺相比,不仅避免了后者易产生焊缝开裂的裂患,而且清除了爆缝需打磨和抛光的难题,可直接喷漆,提高了油箱表面质量及生产效率,且降低了成本,要采用此工艺,必须做好整体一次胀形模的设计。  相似文献   
36.
路面结构设计是质量控制的前提:在贫困地区农村公路改造中,路面结构设计尤为重要,因为贫困地区拿不出多少配套资金,所以设计必须从既能保证经济合理,又能保证质量的角度去考虑。但也不能片面强调采用低造价的路面结构形式,而是要做到科学合理,在我县就曾经有过这样的先例。  相似文献   
37.
38.
技师是生产骨干,是基石,是先锋。随着铁路第六次大提速(4月18日)及新设备的投入运行,对运输安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铁路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如何在制度、措施以及管理、操做落实诸方面及时培养造就出适合路情新特点的技师队伍,如何进一步发挥好技师队伍的安全保障、引领作用、整体效应,如何建设新型职工队伍,这是当前铁路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39.
《城市公共交通》2005,(4):43-43
北京地铁将要进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造,总投资高达43亿元,涉及线路、车辆、信号、通信、供电、机电、自动售检票七大系统的全面更新。目前,改造总体设计方案已经确定,大规模设备、施工招标正在准备,7月份线路更新和自动售检票系统改造将率先动工,预计2007年将全面实现刷卡乘车。  相似文献   
40.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节能应成为当今人类关注的大事,电动机及其拖动系统电效能的提高应首当重视。电动机及其拖动系统节能技术的内涵是:实现与完成实用电动机及其拖动系统经济运行达到最佳“整体电效能”的基本技术。节电产品与节能技术,前者是“流”后者是“源”,二者是“牵引”与“推动”的关系。权衡节能技术及其产品的准则是“整体电效能”提高与否。任何一个装置介入系统中就成为系统的一个“元素”。该“元素”对系统的影响与作用量化为“权重值向量”。提出建立“评价模型”来评估产品的优劣。电动机节电技术的前景归纳为:“深化技术”,“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