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2篇
  免费   123篇
公路运输   1121篇
综合类   1083篇
水路运输   1356篇
铁路运输   516篇
综合运输   30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关角隧道埋深大,穿越高地应力区及软弱围岩区,所通过区域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板岩段岩体软弱破碎,施工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大变形,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快、持续时间长、变形破坏不均匀.从围岩岩性、构造应力、地下水条件等分析,关角隧道板岩段大变形主要为围岩塑性流动变形,在有地下水出露区段表现为膨胀变形.对变形段采取封闭工作面、径向注浆、横撑加固、拆换处理等措施,对未开挖段采取加强初期支护、采用双层支护、优化初期支护曲率等措施,确保了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62.
《铁道货运》2013,(8):19
连日来,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党员干部职工提出的"建立和落实铁路箱修管用责任机制""加强集装箱资产监管"等23条优秀合理化建议在该公司引起了较好反响,汇集成做好箱管箱修工作的"金点子",开凿出加快推进铁路集装箱发  相似文献   
63.
针对行业风险评估体系及工伤保险的差别费率、浮动费率机制不够完善,增加了企业负担而且降低了工伤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参保积极性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全面及时的工伤保险数据库和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制度,完善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机制。通过科学合理地确定工伤费率,让费率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实现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及时性、有效性、准确性作用。  相似文献   
64.
以奉(节)巫(溪)高速公路孙家崖隧道为工程依托,探讨隧道穿越滑坡体时隧道施工对滑坡体的影响机制与处治技术。在滑坡形成机理与变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方法提出针对性的滑坡体综合防治措施设计;采用多方位的监控量测措施全程监控了隧道开挖施工扰动对滑坡体形变的影响,并由此探讨隧道与滑坡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滑坡体抗滑桩处治方案减小了隧道开挖对滑坡体稳定性产生的不利影响;隧道支护措施能同抗滑桩支挡结构一起组成组合抗滑结构体,有利于滑坡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65.
宏观 国内     
《商用汽车》2021,(7):5-14
新修改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将于2021年7月15日实施。2021年6月3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新修改的《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21年第6号),并将于7月15日起与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同步实施。为便于有关单位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就修订背景和主要内容作了如下解读:一、修订背景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种类、案件管辖、电子送达、非现场执法、简易程序案件范围、案件办理期限、案件听证、法制审核、罚款执行等重要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处罚程序。  相似文献   
66.
针对行人轨迹预测具有复杂、拥挤的场景和社会交互问题,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LSTM)对行人与车辆、行人与其他行人的交互进行建模,提出一种基于人-车交互的行人轨迹预测模型(VP-LSTM)。该模型同时考虑了行人与行人的交互、行人与车辆的交互,更适用于复杂的交通场景。所构建的VP-LSTM包括3个输入,以行人的方向和速度作为历史轨迹序列输入,行人与行人的相对位置作为人-人交互信息输入,行人与车辆的相对位置作为人-车交互信息输入。该方法首先设计扇形人-人交互邻域和圆形人-车交互邻域来准确捕捉对被预测行人有相互作用的行人和车辆;其次建立3种不同的LSTM编码层来编码历史行人轨迹序列、人-人、人-车社交信息;然后定义人-人、人-车交互的防碰撞函数和方向注意力函数作为人-车、人-人社交信息的权重,进一步提高社会信息的精度;再将人-人、人-车交互信息输入到注意力模块中筛选出对行人影响大的社会信息;最后将筛选后的社会信息与行人历史轨迹序列一起输入到LSTM神经网络中进行行人轨迹预测,并在构建的DUT人-车交互数据集上验证提出的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出交通场景中,人-车交互行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有效提高了预测精度,提高了智能驾驶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7.
在细致梳理他组织模式下的列车运行调整规则与策略基础上,引入智能体概念,借鉴“沙丁鱼群”运动效应,将邻近两列车间的运行时间距离划分为排斥间隔、协同间隔和吸引间隔,继而建立列车间的协同运动关系。运用仿真技术实现了晚点情况下的列车运行调整自组织算例,论证了自组织调整机制的有效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层状岩体顺层滑动边坡破坏机制、破坏模式的研究,提出实际工程治理中最适宜采用的治理方法是使用锚杆进行加固,并提出最优锚固角及锚杆加固的受力分析,希望能为该类型边坡的防治工作提供有意义的理论依据及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9.
城市交通枢纽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交通节点和城市交通两个层面上。在交通节点层面上,表现为利用枢纽的高交通可达性,通过对枢纽地区土地利用的规划,使枢纽类型与其周边土地利用性质相匹配,最终达到改善和优化城市总体空间结构的目的;在城市交通层面上,表现为交通枢纽利用其对交通系统的整合作用,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充分发挥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和决定作用,进而达到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卷首语     
<正>近年来,北京铁路局牢固树立铁路建设新理念,按照"六位一体"的总体要求,以争当铁路建设模范为目标,深入推进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在投资、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