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34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12.
日本人二战后认为,如果在事关日本海军命运的中途岛海战中将七艘战列舰编入航母机动部队,则胜利的一方必定是日本海军!  相似文献   
13.
CV—29“巴丹”号是美国海军“独立”级航空母舰的第八艘,设计时命名为“水牛”号轻型巡洋舰(CL—99),1942年6月2日开工建造,1943年7月15日更名为“巴丹”号(巴丹是菲律宾吕宋群岛中的一个岛名,美国参与二战初期,曾在该岛与菲律宾抵抗力量一起对日本侵略军进行过殊死的战斗)并划归轻型航空母舰CVL—29,  相似文献   
14.
研究针对航空母舰飞行作业空间安全问题而开展。研究首先根据作业特点划分航母作业区域,针对飞行作业分析构成空间危害因素的来源,提出一套度量危险因素的空间关联安全水平指标,以便对危险因素的空间关系进行量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对2套不同起飞作业布局进行安全评价;最后,并围绕航母飞行甲板作业空间安全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造船修船,都免不了要烧电焊,船舶电焊看似一件普通的工作,但修船时烧电焊却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多次给船舶带来灭顶之灾。小船如此,大船一样,甚至航空母舰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不例外,一个小小的电焊火花,便可酿成惨重大祸。1959年10月19日,美国"星座号"航母上就曾发生一次由电焊引起的大火,给美国人留下难以忘却的阵痛。"星座号"航母由纽约海军船厂建造,1957年9月14日开工,1960年10月8日下水,1961年10月27日服役,在1975年6月30日被改装为多用途航母。是美国海军当时拥有的最大航母,长326.9m,宽39.6m,吃水11.4m,满载排水量83960t。主机采用4台蒸汽轮机,209000kw,4轴推进,航速32kn。舰员2930名,其中军官155名,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低马赫数假设下的气流运动控制方程组和湍流大涡模拟方法,研究在侧向来风条件下,航母甲板风涡流场的特点。在侧向来风时,航母前部甲板上方压强时均值、变化幅度与周期差异不大;后部甲板上方压强时均值较前半部分略有增加,变化幅度和周期均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7.
18.
1944年6月20日,马里亚纳大海战已经进入尾声阶段,此前一直没有发起攻击的美第58特混舰队终于在这一天的15点24分开始起飞舰载机。此后的10分钟内,216架舰载机从11艘航空母舰上依次腾空而起,杀向目标。18点左右,攻击机群到达日舰队上空,其中的20架俯冲轰炸机从3000米高度急速俯冲而下,目标是“飞鹰”型航母中的一号舰“飞鹰”号。眼见敌机来袭,“飞鹰”号一面集中全舰的防空火炮拼命射击,一面全力机动规避。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23日,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晤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当这位中国高层军事领导人委婉地表达出中国将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舰时,世界为之哗然。但殊不知,当今世界其它大国都在进行着本国下一代航母的建造计划,其中尤以美英法三国最引世人注目。众所周知,除了美国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下一代"福特"级航母的开发建造外,英国和法国也推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下一代航母开发与建造计划。英国的下一代航母被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级,计划建造两艘;而法国为了确保"戴高乐"号航母休整时法国海军仍有航母可用,打算建造第二艘"夏尔·戴高乐"级航母"里舍利厄"号。一时间,看世界,航母建造热流涌动,各海军强国"亮剑式"计划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20.
新CTS抱着蔑视一切的态度来了,在“真理之环”纽博格林赛道的历练中,凯迪拉克的自信心膨胀到了极致,选择明斯克航空母舰作上市发布,表明了CTS的不可一世。分析一下,凯迪拉克底气十足,无非依仗着三点:过人的动力、硬朗的操控、个性的外观。对于后者,是见仁见智的,而我们的测试,旨在探寻它们各自的性能表现。凯迪拉克究竟在纽博格林学到了什么?它的动力是否强到足以媲美涡轮增压的沃尔沃S40 T5?而它的操控,是否真的超越了宝马3系这道屏障?我们很好奇,在汽车研发上一向大大咧咧的美国人,真能在高性能轿车领域打一场翻身仗,还是出师未捷先被欧洲列强阻击于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