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9篇
  免费   667篇
公路运输   5557篇
综合类   5596篇
水路运输   679篇
铁路运输   2486篇
综合运输   638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324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291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1015篇
  2013年   861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856篇
  2010年   837篇
  2009年   849篇
  2008年   749篇
  2007年   714篇
  2006年   689篇
  2005年   697篇
  2004年   658篇
  2003年   703篇
  2002年   573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403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京沪提速龙潭段曲线改造软土路基处理设计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京沪提速龙潭地段曲线改造过程中,针对线路穿越地段的地质条件以及工期短的特点,采用深层搅拌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通过施工过程出现的实际情况处理事例,总结分析软土路基加固处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82.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质量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对路基的耐久性和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质量控制,中德都建立了一套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这两种标准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开展中德路基质量控制指标对应关系的研究,可以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经验,尽快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基质量控制标准。研究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对中德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填筑质量控制标准的指标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指出了2种标准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之处;再结合路基填筑实例,分别采用中德两种规范进行相关试验,建立了该试验条件下的中德规范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中国标准中用统一的孔隙率值来控制中、粗粒土的压实质量有待进一步研究。研究结论:对具体的填料,应通过相应的击实试验确定与密实度控制指标对应的孔隙率值;采用Ev2/Ev1比值可用于间接验证填料达到的密实度;如和Ev1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3.
结合黄万铁路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介绍强夯置换法在该工程中的设计与施工,同时提出强夯置换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设计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4.
新建铁路路基改良土动力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新建铁路基床底层填筑中黏土是否需要进行改良以及改良深度的问题,采用现场动载激振试验的研究方法,对基床底层未改良、部分改良、全部改良的基床结构进行动应力、动变形、塑性变形等项目的测试。通过对不同基床底层结构形式的动载模拟试验研究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路基的弹塑性变形、动刚度随激振次数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5.
石钧 《水运工程》2003,(12):31-32,35
简介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并根据工程定额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总结了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原则。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常用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分析,并基于固结度等效的原则推导出了计算地基最终沉降的计算公式,给出了某一时刻地基剩余沉降与沉降速率的关系。该法概念明确、参数确定容易,避免了传统沉降预测方法中确定参数时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的缺点,该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7.
秦沈客运专线首次选用级配碎石作为路基过渡段施工填料,介绍级配碎石生产及过渡段施工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8.
水下爆破排淤降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9.
90.
<正> 天津地区位于海河冲积平原和渤海海湾大面积软土地带,由于软土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在其上填筑路堤或建造人工构造物后将产生沉降变形。当路堤超过极限高度时,如不对软土地基采取加固措施,将引起路堤沉陷、坍塌。低于极限高度的路堤,虽不致因稳定性不够而遭到破坏,但软土的沉降变形对路面及行车的影响值得关注。因此,在天津地区筑路如何作到好、省、快,与软土地基处理得当与否,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