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6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134篇
综合类   101篇
水路运输   94篇
铁路运输   61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电喷汽油机可变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发动机一维气体流动模拟程序,对某电喷汽油机进气系统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对该汽油机采用的可变进气系统的歧管直径和长度、控制阀开关的切换转速等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与原机相比,经优化设计后系统的充气效率最大增加幅值大于11%,且改变了充气效率随转速的变化趋势。分析了配气正时对可变进气系统充气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柴油机运行中气缸套过早发生磨损,其磨损量超过允许标准,造成窜气、窜油,使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明显下降,称之为早期磨损.据有关资料,柴油机气缸套的正常磨损率为0.01~0.015mm/万km;若磨损率为0.015~0.03mm/万km,属于偏大;磨损率大于0.03mm/万k,燃油消耗增加到原消耗的1.3倍以上,烧机油达1L/100km以上,则视为早期磨损.进气不洁净是造成气缸套早期磨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3.
CF4G27降高型发动机进气歧管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气体动力学原理 ,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方法设计了CF4G2 7降高型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经气道试验和装车试验验证 ,功率和扭矩的降低值在预期范围内。改进设计后的进气歧管提高了CF4G2 7发动机的适用性 ,且广泛适用于 4 95Q汽油机。  相似文献   
64.
我们知道,性能好的发动机应具备的最基本特点是:进气系尽可能多地吸进混合气,排气系尽可能干净地排出废气。其中,作为能量来源的进气系尤其重要。理由很简单:其一,如果没有进气,发动机根本不可能工作;其二,进气是靠气缸的真空度把混合气吸进去的,因为真空度十分有限,故要想增加进气量十分困难;其三,一定排量的发动机,因进气时间非常短,当发动机的转速达到6000r/min时,发动机进气时间仅为1/200s,因此,气缸吸入的混合气根本达不到排量的数值;其四,空气是有质量的,因此活塞在下行时,空气的质量就产生了流动惯性,而不能和活塞同步下行。此外,空气在滤清器、进气管、进气道等处流动时还会遇到相应的阻力。由此可见进气的重要和增加进气量的难度。而要想增大发动机的功率,必须首先考虑增加进气量,以便气缸吸入更多的燃料。在排气量和气缸数  相似文献   
65.
TJ376Q二气门汽油机准均质稀混合气燃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夏利TJ376Q汽油机进气系统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涡流和滚流比,强化空气运动的结果有利于组织燃料在缸内的浓度分布,从而为在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稀燃烧打下基础;原发动机油器式供油系统被改为电控气道内燃油喷射系统。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两次燃油喷射技术。通过对这两次喷油时刻、喷油量的分别调节,在缸内形成精细分层的混合气即所谓准均质混合气,从而优化了油耗和排放指标,成功地在产品二气门汽油机上实现了稀薄燃烧。  相似文献   
66.
主要介绍了一个针对 115 0G单缸柴油机进气道结构的进气涡流水模拟装置和一套用于测量二维流场的激光粒子速度场仪 (PIV) ,用它们来测量旋流器在气缸内产生的涡流流场 ,目的是为研究旋流器在气缸内产生涡流的能力和涡流在缸内的发展情况。其中旋流器是作者设计的一种用于 4气门、短直气道发动机产生进气涡流的装置。  相似文献   
67.
阐述了车用高速汽油机波动增压进行系统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对波动控制进气增压系统及其人控制电路,控制原理进行了介绍。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流动控制进气增压系统,能有效地改善发动机的高速性能。  相似文献   
68.
公路工程中的膨胀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重于讨论膨胀土的特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判别与分类方法,对膨胀土在公路工程中的病害及处理有一个实用而全面的介绍,为公路工程中遇到的膨胀土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9.
为了降低发动机舱内的温度,根据发动机舱内温度场的分布,提出通过改善出风口和进气格栅处的结构来降低发动机舱内的温度。运用PROE软件建立具有导流结构的发动机舱出风口和下进气格栅模型,利用GAMBIT生成计算区域网格、设置边界条件,利用FLUENT软件对各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发动机舱出风口处的导流结构可有效降低机舱内的温度;优化下进气格栅导流板安装角度,可使冷却气流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其中通过散热器的冷却气流流量较改进前增加了8%。  相似文献   
70.
故障现象:一辆勇士BJ2022JLC指挥车,当环境温度低时,发动机不易着车,启动时间长,要多次启动才能着车,而且在启动前预热指示灯快速闪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