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19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印度一直谋求世界大国地位,为此,其军事力量发展也在积极向世界军事大国迈进,而印度海军的发展战略更是遵循了这一发展方针。进入2l世纪以来,印度加快了向拥有全球作战能力的海军强国发展的步伐。近年来,印度海军不仅加强了与美、法、俄等海上强国的联合军演,同时加快了对海军新装备的研制和采购。  相似文献   
72.
小型舰艇外形隐身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远程探测手段的日益更新以及精确制导武器的不断发展,舰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所面临的威胁不断提升,隐身能力已成为舰艇必备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担负特种作战任务的小型舰艇来说,因其本身空间、重量的限制使得其自身的防卫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而又必须经常在高危险区域执行任务,因此对于隐身技术的需求也更为迫切。目前,水面舰艇提高隐身能力的方法十分有限,主要以同时采用低雷达反射面积(RCS)的外形和涂敷吸波材料(RAM)的方法来达到减小自身RCS值的目的。由于小型舰艇受到其自身条件的约束,无法承受由于涂敷吸波涂料而增加的额外重量,因此主要采用的隐身措施就是外形隐身。以某小型舰艇的外形RCS模型试验为例,浅析小型舰艇在外形隐身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73.
随着舰船隐身技术逐步发展到指标分配阶段,桅杆作为全舰雷达散射截面的重要焦点已逐渐受到高度重视,研究人员已把桅杆作为独立部件进行研究。通过应用RCS分析软件,全面分析了隐身桅杆RCS测量过程中角度、频率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了隐身桅杆角度间隔、目标电尺寸和RCS平均值相对误差三者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与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给出了隐身桅杆RCS测量频率表。  相似文献   
74.
高山 《船舶》2008,19(6):10-12
简述了水面战斗舰艇隐身设计的几种途径,包括隐身外形设计、隐身材料和降低舰艇红外特征以及控制舰艇自身电子特性等。在实际应用中对这些方法的优劣进行探讨,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5.
集成式上层建筑对舰船平台设计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式上层建筑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众多舰载设施的功能集成,是先进舰船上层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集成式上层建筑在使水面舰船面貌耳目一新的同时,也给舰船的诸多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讨论了集成式上层建筑对舰船平台电磁兼容性、稳性、隐身性、烟流和进排气噪声、露天作业以及生命力等方面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应制定舰船性能的优先级顺序,对这些影响进行综合权衡,以发挥舰船集成式上层建筑的优势。  相似文献   
76.
陆坡 《舰船科学技术》2009,31(10):103-105,134
舰艇磁性监测站的主要功能是对我军在役舰艇磁特征进行日常监测,动态判决是否存在异常。如何更好地使用和管理获得舰艇日常磁特征是实现我军在役舰艇特征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舰艇磁性监测站网络化的建设设想,初步对该设想的基本能力进行了论述,并结合现状提出了目前还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并认为监测站网络化是我军舰艇磁隐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管理和提高我军舰艇磁隐身性能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77.
水下吸声覆盖层结构及吸声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20年中,在水下目标声隐身背景需求的促进和推动下,以吸声覆盖层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声隐身结构研究,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理论框架.本文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吸声覆盖层结构分为粘弹性复合吸声结构、周期散射复合吸声结构、孔腔谐振吸声结构等,比较了各种吸声覆盖层的结构形式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并从吸声机理出发,分析了各种吸声覆盖层结构的主要研究方法,最后展望了我国水下吸声覆盖层结构及吸声机理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78.
低干舷隐身船由于采用低于舷和内倾设计,容易引起甲板上浪和非线性水动力,因而其耐波性能与传统直壁船型差别较大.文中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对低干舷隐身船在顶浪时规则波和不规则波中的纵向运动响应开展了研究.理论方法包括S.T.F.线性切片法和非线性时域方法,并且在时域计算中考虑了船体湿表面变化和甲板上浪对纵向运动的影响.研究表明,隐身船在波浪中的纵向运动存在明显的非线性现象,船舷内倾是导致船体纵向运动非线性的主要因素,采用非线性时域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报低干舷隐身船型在波浪中的纵向运动.  相似文献   
79.
斜入射下水中隐身夹芯复合材料壳板结构声学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二维空间声波斜入射条件下水中隐身夹芯复合材料结构的声学模型;从水声波动方程出发,推导了斜入射下水中隐身夹芯复合材料壳板结构的声传递矩阵,及终端自由边界条件下的声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表达式;对水中目标的隐身夹芯壳板结构声学系统进行了垂直入射声学试验,试验结果与传递矩阵法数值计算吻合较好;对试验声学系统进行了斜入射下声学性能数值计算,分析了入射角对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的影响;考虑斜入射下夹芯层厚度、密度、损耗因子、及水层厚度等对水中目标隐身壳板结构反射系数和吸声系数的影响,应用数值方法对水中隐身夹芯复合材料壳板结构进行了声学设计;考虑吸声夹芯层总厚度一定,对梯度阻抗夹芯进行了声学设计,分析了梯度夹芯层材料参数和几何参数对隐身结构声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中隐身夹芯复合材料壳板结构实现了承载和隐身的一体化,具有较好的声隐身效果。  相似文献   
80.
消声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消声瓦技术在潜艇声隐身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已为世界各国所认同,因此各国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消声瓦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工程应用工作。本文对声瓦机理和各国消声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对消声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