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0篇
  免费   146篇
公路运输   1166篇
综合类   1236篇
水路运输   2310篇
铁路运输   817篇
综合运输   10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94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道岔融雪方法,融雪装置采用新型电磁感应加热。对融雪装置的安装进行了详细设计,分析了道岔融雪装置存在的现场干扰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2.
弓网电弧模型及其电气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防止弓网电弧侵蚀受电弓和接触网,避免其对机车设备和环境的电气干扰,保证机车可靠受流,针对电气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弓网电弧问题,从电气特性角度进行研究进展综述。首先,讨论弓网电弧的产生机理,归纳电弧的各种数学模型和弓网电弧特点。同时,从高速铁路弓网电弧的电气特性入手介绍当前国内外弓网电弧的电气侵蚀、电弧能量、电气干扰和电弧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从电气特性角度,指出弓网电弧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3.
分析GSM-R网络可能存在的外界干扰类型,提出一种GSM基站信号干扰、CDMA基站带外干扰和高斯白噪声干扰、三阶互调干扰和二倍频信号干扰的检测和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84.
结合关峡隧道裂缝病害,在收集病害区段各类资料基础上,绘制裂缝展示图,分析裂缝产生原因。地质雷达及地质钻探相结合的综合地质方法可直观反映裂缝的分布特征及发育程度。通过对山体稳定性的分析,考虑衬砌裂损原因、裂损程度、隧道净空及整治费用等因素,并结合陇海线运营情况,提出从围岩加固与结构补强方面制定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85.
以1999年山阳新干线福冈隧道衬砌脱落事故为鉴,日本运输省颁布了隧道维护管理指南,实行隧道衬砌劣化剥离检查制度。为替换打音方法,实现自动化检测,西日本铁路利用多通道雷达技术,研制出使用检测车的隧道衬砌检测系统。雷达拥有16个发送天线和16个接收天线单元,能够获得隧道衬砌处256点阵列的信息,可全面掌握裂纹、麻面和空洞缺陷情况。检测车使用了新干线维护用车,车上3个塔台安装多通道雷达,采用双臂工作方式,还可依据检查方向旋转。  相似文献   
86.
探地雷达检测方法具有经济、无损、快速且直观的特点,利用探地雷达对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面建(构)筑物及衬砌质量进行检测,为建设和运营单位解决地铁隧道的安全隐患,及时确定维修与加固方案提供了依据。经现场验证,检测结果与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7.
气体灭火系统受干扰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气体灭火系统受外界干扰导致误喷放的情况,从探测器、控制器和线路方面,探讨形成干扰的主要类型和原因,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8.
89.
《公路》2021,66(7):76-81
地质雷达检测推车有助于高效、便捷地开展城市道路路基病害详查工作,而推车的动力学分析是实现推车机械结构优化和改善性能的基础。对GR便携式地质雷达检测推车开展Adams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依次分析推车在正常检测"人"字状态和快速前行"一"字状态下天线连接轴、车轮滚动轴关键节点的受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小推车在平坦路面上的滚轮节点受力大于天线节点;但与路面凸台等发生触碰时,以60~100N的仿真推力作用,两节点受力最大呈20~30倍激增,天线节点受力大于滚轮节点;另外快速前进时天线壳体承载较大冲击力作用。分析结果为GR地质雷达优化设计,尤其是推车关键连接轴和天线壳体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0.
《公路》2021,66(10):1-9
分别采用液滴形态分析仪(DSA)和旋转剪切流变仪(DSR),针对不同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施加下的再生剂-废旧沥青界面铺展润湿行为和界面扩散融合特征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二者性能演化的相关方程。结果表明:随作用温度逐步升高,再生剂-废旧沥青界面作用形式呈浸湿状态并趋向铺展,界面接触角δ逐级递减;自由能Wb先增后降,峰值点对应的温度范围在55~65℃区间;润湿速度V和融合速率DS呈线性函数增长,融合程度DOB呈抛物线增长并最终趋于稳定;短期老化废旧沥青Wb值和V值分别是长期老化废旧沥青的1.0~1.6倍和1.0~1.2倍,DOB值和DS值分别是长期老化废旧沥青的1.4~1.8倍和1.7~1.9倍,并且前者可实现100%完全融合状态,后者融合程度仅能达到70%。而随作用时间增加,V值和DS值呈指数函数快速下降,Wb值和DOB值呈对数函数快速增加,各行为参数最终均趋于稳定。再生剂-废旧沥青界面铺展润湿行为和扩散融合特征线性相关性显著,通过测试前一阶段界面铺展润湿行为效应可精准预估后一阶段扩散融合性能结果,为科学评价RAP沥青界面扩散融合特征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