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52篇
水路运输   215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周生利  张俊锋 《水运工程》2014,(11):105-109
在总结长江航道传统护滩结构的基础上,对混凝土单元排护滩结构的构件设计、结构稳定性等进行分析。结合长江杨林岩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际,对混凝土单元排护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应用效果等进行阐述,为该结构在类似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42.
《水道港口》2014,(3):217-222
通过实测资料分析和定床河工模型试验,研究了河段内两处碍航滩险的碍航特性,提出了"以炸礁疏浚、挖槽调坡为主;平顺岸线、修整河槽形态为辅"的航道整治原则,用自航船模对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了推荐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43.
筲箕背滩是长江上游比较有代表性的急、浅、险的复杂滩险,其主要碍航特性表现为上弯、中浅、下急。对筲箕背滩航道治理工作始于1944年,先后多次采取整治措施。有些整治措施实施后航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些措施实施后安全通航依然存在隐患,直到叙泸段航道整治工程中对其进行治理后航道条件才得到彻底改善。文中对筲箕背滩历史整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整治效果,以期为今后类似滩险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4.
在选取国内13个典型的石质急流滩整治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石质急流滩整治的原则与主要措施和方法,可供山区河流航道整治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5.
长江九龙滩浅滩河段有鼓鼓碛、蕉芭滩和三角碛3处碍航。在碍航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航道整治目标原则,提出了整治方案。应用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探讨方案整治效果,经水流条件和典型年泥沙冲淤特性对比分析,进行方案比选与优化,形成了推荐方案。选用2002—2011年水沙序列资料,研究方案实施后长时期内的航槽泥沙冲淤规律,结果表明,方案实施后航道尺度满足要求,航槽可长期保持稳定,整治效果较为理想,达到了预期整治目标。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乌江白涛河段复杂滩群河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历年实测资料结合数学模型,对乌江白涛河段近期河床演变状况进行细致分析,中洪水期,郭母子滩挟沙能力急剧减弱,泥沙沉积形成江心洲及暗礁;枯水期,该滩产生自左向右横流及扫弯水等不利流态.狮子口滩群横向边滩变化,纵向航道变深、变窄、变弯;洪期流速减小,泥沙落淤;受扫弯水冲刷,左岸向河心位移,形成弯、窄、t浅滩;大量的人工掘...  相似文献   
149.
为维持长江口岸直水道下段目前较为有利的滩槽格局和较好的航道条件,在口岸直水道的鳗鱼沙心滩头部进行护滩守护工程,需要研究守护工程周边的最大冲刷深度,以确定边缘压石宽度与重点防护部位,给设计提供技术依据。在分析口岸直水道水流运动特性与泥沙组成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概化水槽的模型设计,提出了采用"流带法"确定水槽边界,确定了最强水流动力、每年可能出现的最大流量、经常出现的流量等试验水力条件。对砂肋软体排、混凝土联锁块软体排、D型系混凝土块排,以及抛石压载等护滩建筑物的模拟进行了设计,为护滩带周边局部冲刷变形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0.
长洲枢纽变动回水区汇流河段羊栏滩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栏滩位于郁江与黔江汇合处,又处于长洲枢纽的变动回水区内,滩段水流急、流态乱、横流大,航行条件恶劣,航道尺度由Ⅳ级提高到Ⅱ级的难度很大,主要通过物理模型进行研究。针对本滩的水力特性,对比航槽拓宽、黔江汇流口改善工程、大沙左汊开挖分流以及大沙中槽开挖分流等4种整治思路,提出了开挖非航槽分流方案,实测整治效果分析表明:模型试验预报的大流速区数值、位置与原体基本一致,工程实施后航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