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114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336篇
铁路运输   38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为满足船舶低硫排放要求,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Ready方案应运而生。结合超大型矿砂船(Very Large Ore Carrier, VLOC)LNG舱段的布置和结构特点,提出一种LNG舱段结构直接计算方法,并对该方法的若干要点进行研究,包括模型范围和要求、计算载荷和工况的选择等。以某VLOC为例,运用该方法进行LNG舱段结构的有限元直接计算,计算结果指出LNG舱段需要进行结构加强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532.
优化设计液化气船液罐特有的止浮装置,形成结构化吊码。提出2种液罐吊装方案:采用结构化吊码吊装和采用传统吊码吊装。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比分析2种吊装方案的结构强度,总结采用结构化吊码吊装的优点及可行性,为后续液化气船的液罐吊装方案提供一种优选的吊码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533.
针对原5Ni钢焊条焊前需要对钢板进行预热、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情况,在99 000 m3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ery Large Ethane Carrier,VLEC)B型舱建造过程中采用OK 92.55焊条和NI-C70S焊条进行5Ni钢焊接。经焊条性能、抗裂性和焊接工艺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焊条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且抗裂性良好;在焊接参数处于合理范围内时,两种焊条均可在免预热钢板的情况下满足实船建造5Ni钢焊接接头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34.
以某安装B型独立罐的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船为例,按照《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简称《IGC规则》)、美国海岸警卫队(USCG)规则(简称USCG规则)和船级社规范的相关要求,研究该船的温度场计算方法和流程、材料导热系数和对流系数的取值及纵向构件、横向强框和横舱壁的温度场分布。分析该船在《IGC规则》和USCG规则环境工况下的温度场分布和钢等级选取,研究该船LNG日蒸发率的计算,得出对独立罐型LNG船的温度场分析和应用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535.
以17 000 t沥青船为例,研究沥青船独立液货舱垫块的布置设计优化与选取。针对当前沥青船市场两种主要的垫块ULEPSI和FEROFORM,基于法国船级社(BV)的舱段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垫块的受力分析,对两种垫块的布置设计进行优化,并对两种垫块的选取进行分析。该研究可为其他沥青船独立液货舱垫块的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6.
为缩短液罐总组的建造周期、降低建造成本,在整个液罐主体合龙过程中采用精度控制并建立测量坐标系进行模拟分析解决液罐总组精确定位问题,通过精度控制和测量技术的结合,使液罐主体尺寸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37.
针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液舱喷雾预冷过程中上下垂直的双液滴在自然对流条件下同种蒸汽中液滴之间影响研究的欠缺,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基于气液界面能量守恒原理,对不同温差、粒径和相对距离条件下甲烷双液滴自然对流传热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液滴表面热流密度、传热量和质量蒸发率随温差10~190 K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液滴表面热流密度随粒径0.1~2.5 mm的增加先快速减小后缓慢减小,传热量和质量蒸发率随粒径的增加而快速增加;上液滴表面热流密度、传热量和质量蒸发率随相对距离10~70的增加基本不变,下液滴表面热流密度、传热量和质量蒸发率随相对距离10~70的增加而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538.
通过比尺为1∶20的船厢出入水物理模型,系统研究船池面积和船厢入水速度对下水式升船机船厢出入水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船池与船厢面积之差与船厢面积比β的增大可有效降低船厢入水过程船池内水面壅高、船池、引航道内水面最大坡降,改善船池内船厢停泊条件,同时考虑β的增大将引起工程投资的增加,建议船池与船厢间隙面积与船厢面积的最佳比值β为1.24。  相似文献   
539.
郭子华 《水运工程》2017,(S2):75-77
为解决自航耙吸船在航道疏浚特别是冲淤变化大、施工中无法精确测量水下土方的难题,依托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长鲸6”在长江南京以下 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施工中进行研究,采用自动土方计量仪进行耙吸船疏浚精确计量,探讨自动土方计量仪原理并总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