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28篇
综合类   39篇
水路运输   42篇
铁路运输   93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基于GPS、GIS技术的公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6.1的应用研究,提出一种基于GPS和GIS技术的公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方法,探讨应用GPS-RTK技术和MapGIS6.1进行公路地形数据采集与数字地面模型建立的方法,改革传统的公路勘测设计模式,提高公路勘测设计工作的效率和数字化水平。  相似文献   
72.
提出一种面向局域网/企业网的IP网络语音终端设备设计方案。采用低功耗定点数字信号处理器和通用微控制器,分别完成话音编解码和Internet接入与访问,提供多种高速和低速通信接口。该设备可以作为网络终端,还可与其他终端直接互联。  相似文献   
73.
造船流程再造与数字化造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数字化造船的基本内容,简述了船舶设计数字化、船舶建造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和造船生产管理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回顾了流程再造的基本概念和实施原则;最后讨论了数字化造船与流程再造协调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74.
连拱隧道模型试验中的量测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采集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的试验数据,以连拱隧道的模型试验为例,研究采用压力盒、数码图像分析系统、自制沉降板等仪器以及基于图像相关分析的模型试验变形场量测方法,进行应力、应变及变形场的量测。通过对量测结果的分析对比表明,数码图像分析量测技术应用于岩土工程的模型试验,所测变形场规律性好,与试验过程中各种现象拟合好,与对应点沉降板的测量结果很接近,并且与传统方法相比,量测变形场范围广,对模型试验本身基本无扰动和影响;在一定变形范围内,模型试验无需布设任何实际量测标点或描画网格,直接利用数码图像分析方法,是一种简便有效且经济实用的变形场非接触量测方法。多种量测方法的应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连拱隧道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应力及变形场的量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5.
TETRA数字集群技术在深圳地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深圳地铁无线调度系统结构,详细说明NOKIA-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构成、技术特性,以及数字集群系统在深圳地铁无线调度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网络化的轨道交通系统,需要一套网络化专业无线通信系统,为整个轨道交通系统提供无缝连接.摩托罗拉公司为上海轨道交通系统提供的基于TETRA数字集群标准的专业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可为轨道交通全线、全网调度,以及运营管理、安全生产、抢险救灾等提供调度通信保障.该方案具有能实现网络化服务、节约投资、保障系统生命周期、安全可靠、可与政务网互联、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等优势.  相似文献   
77.
不规则三角形网格(TIN)地形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形模型是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讨论并对比了几种数字地形模型的表示方法,分析了采用不规则三角形网络模型来表示地形的优越性.在以Delaunay三角剖分作为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离散无序散乱点来建立三角形网格地形模型的生成算法和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78.
李纯  张忠良 《铁道勘察》2020,(1):95-102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孪生铁路是以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为核心的智能高铁技术应用数字环境,也是铁路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的数据基础。传统的设计方式中各专业内和专业间数据相对离散、逻辑关联性不高、成果不易维护且信息存在大量冗余,无法满足铁路智能化应用的要求。以京张客运专线BIM项目为载体,研究能够集中管理各专业设计资源、定制各专业设计参数交互流程、构建专业间数据层面逻辑关联、具有统一数据框架的协同设计体系。该体系强化了各专业间的联系,提升了设计质量,为工程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数据结构组织有序、易于维护、动态可感知的数字孪生工程,同时也为勘察设计企业拓展工程全生命周期业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9.
高琳 《现代隧道技术》2012,49(2):147-151
锚杆支护在隧道锚固工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了解锚杆在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态,需对锚杆的应力进行监测。文章详细介绍了应变测力锚杆的结构设计、数字锚杆监测仪设计原理及其应用,并通过该测力系统在深圳地铁2号线侨香站—香蜜湖北站区间隧道应用中所得的测试数据,对锚杆的工作状态以及围岩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该系统为地铁工程实现信息化作业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也为锚杆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0.
地下管线测漏仪中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管线渗漏信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DSP芯片TMS32 0VC5 40 2和模数转换器CS5 36 0实现了数据的高精度采集。同时设计了基于渗漏信号特征的数字滤波器 ,对采集后的信号进行有效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