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38篇
铁路运输   4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现阶段建筑智能化工程中控制总线技术应用较多,但各类技术之间差别很大。本文从应用的角度简介和分析这些技术,并对其应用在建筑智能化工程中的特点进行分析,对以太网和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在控制总线领域内的趋势和特点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42.
本文实现了一种使用8位51单片机控制以太网接口芯片RTL8019AS,完成以太网通信的解决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具有成本低、使用简单、运行稳定的优点,特别适合应用在远程通信的小型控制和数据采集设备上。  相似文献   
43.
王敬贤  刘志刚  陈丹 《船舶》2005,(6):31-34
船舶电力推进是现代化船舶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监控系统是船舶可靠工作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了基于工业以太网和组态软件的船舶电力推进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以及工业以太网的组建和上层监控界面的软件实现流程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44.
基于以太网的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力定位系统是现代深海船舶和海洋平台必不可少的支持系统,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设计方案,并以"锋阳海工"号铺缆船为目标,进行了实船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该控制系统经1:13的水池模型验证,获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5.
基于以太网开放式牵引变电所监控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夕平  王益 《电气化铁道》2005,(4):40-43,50
通过对以太网的开放式监控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透明工厂”策略的开放式监控实验系统,验证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监控系统具有实时性和开放性,是未来现场总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6.
分析了一种多功能车辆总线和工业以太网协议转换网关,软硬件设计方案及其实现原理,该设备具有以太网和MVB跨总线通信能力,通过网络配置灵活的支持MVB过程数据,消息数据和以太网通信.分析了影响网关实时性的关鍵因子TCP时延,为了控制网络时延,分析和对比了3种不同的改进方案的实时性能,并对最优方案进行了时延计算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满足列车网络通信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47.
尹小恩 《船电技术》2011,31(6):40-42,68
本文分析了现代网络化监控系统与传统监控系统的区别及光伏电站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嵌入式光伏并网控制器,并基于以太网技术对光伏并网发电监控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阐述了并网控制器的硬件选型原则及通信协议标准,对系统软硬件进行了详细设计.整个系统体积小,成本低,试验运行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
在监控系统与被控站通信网以及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中,实施光纤以太网替代传统串口总线通信方案能显著提高自动化系统的性能.该技术成功应用于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有效发挥了光纤以太网的优势,明显提高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49.
论述冗余和自愈是工业自动化网络体系架构的重要特征,是自动化及先进制造对系统的可靠安全性、实时稳定性要求的结果;系统实时性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已经把环形网络的拓扑结构推上工业网络的历史舞台,使其已经成为现在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业网络体系的主流设计。探讨轨道交通领域冗余工业网络系统设计中的链路、设备及端口冗余理论及方法,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各个系统网络平台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0.
针对高速列车交会气动特性实车试验过程中测试数据复杂的现状和现有PC-DAQ式测试系统的不足,研究了测试系统基本结构、动态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数据采集和传输,设计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技术的高速列车交会气动参数分布式实车测试系统.系统采用仪表放大器AD8555实现动态压力信号的调理,大大简化了前向通道;以嵌入式微处理器STM32F207ZGT6为主控芯片,以RTL8201BL作为物理层收发器,基于LwIP协议栈实现与客户端PC机的以太网数据传输.实验调试结果表明,系统稳定、可靠,可有效解决现有集中式系统布线复杂、易受干扰、难以扩展的问题,能满足实车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