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81篇
  免费   533篇
公路运输   4167篇
综合类   3283篇
水路运输   2700篇
铁路运输   2707篇
综合运输   45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362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247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351篇
  2014年   886篇
  2013年   631篇
  2012年   1169篇
  2011年   1124篇
  2010年   887篇
  2009年   886篇
  2008年   864篇
  2007年   1133篇
  2006年   1025篇
  2005年   704篇
  2004年   430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随着我国铁路的不断提速,大号码道岔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与之有关的转换、列车运行安全控制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信号系统设计中应注意处理好大号码道岔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72.
对紧凑型SUV车发盖电泳二次流痕缺陷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探讨了导致紧凑型SUV车发盖电泳二次流痕缺陷形成的机理。主要从涂装工艺、车身产品结构以及工件夹层涂黑胶工艺等多方面对电泳二次流痕缺陷形成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供了一些预防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73.
针对某电动汽车电驱总成的噪声问题,依据电驱总成车内噪声产生机理,进行整车状态声振特性测试,运用不同工况组合下的频谱特征和阶次特征等分析方法,识别出该电驱总成噪声问题为结构共振和电磁激励所致。针对结构共振问题,考虑电驱总成结构耦合特性、电机材料复杂多样性和线圈绕组质量,建立电驱总成有限元分析模型,求解出电驱总成的模态和振动响应,并通过敲击法模态试验得到模态参数进而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以模态应变能为依据对电驱总成结构的局部刚度进行优化,提升结构共振频率,降低共振风险。针对电磁激励问题,以电驱总成中的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电磁仿真分析模型,以影响磁通密度的转子槽口的槽形、槽宽、槽深和槽间角度4个因素建立正交试验设计表,通过极差值得到各因素对齿槽转矩和输出转矩的影响水平,最后以降低齿槽转矩、加工工艺简单和对输出转矩影响小为目标,运用16组具有代表性的电磁方案,完成256个参数组合的寻优,并对优化方案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方案的改善效果较显著;研究可为电动汽车车内噪声改善提供试验技术支持,并为电驱总成的结构共振噪声和电磁噪声控制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74.
为满足人们对汽车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需求,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智能手机控制技术等实现汽车的远程智能控制。文章将从国内外汽车智能控制发展现状,汽车远程智能控制如何实现,需要运用的技术点出发进行阐述,如何实现对汽车远程智能控制,以及实现汽车远程智能化控制后带来的便利进行描述。文章主要从汽车如何实现远程智能控制相关技术问题,以及其优缺点和未来发展前景。充分展现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便利,促进汽车自动驾驶的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975.
张平 《专用汽车》2011,(1):76-77
针对自卸汽车行驶时经常出现的货箱突然举升、液压油箱溢油、液压系统"气蚀"等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自卸汽车液压控制系统的气控阀与辅助贮气筒之间的连接管路上串联一个气控截止阀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76.
针对大广公路蒙冀界至承德段高速公路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并系统阐述河北省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可为同类型公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7.
以成都绕城高速公路N合同段白家立交桥连续梁施工为例 ,阐述泵送砼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 ,以及其配合比设计中各要素的确定和对其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8.
研究目的:白水江三级电站引水隧洞最大水头高度42m,下穿既有内昆铁路手扒岩隧道,距隧道边墙基底仅13.06m,引水隧洞在施工中易引起铁路隧道下沉及衬砌破坏,为保证既有隧道运营安全,需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衬砌型式。 研究方法:利用3D-σ矿分析了引水隧洞对铁路隧道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ANSYS程序计算出衬砌内力,并分析爆破振动的影响。 研究结果:确定控制衬砌型式的荷载组合,并对正常使用状态的裂缝进行了控制。 研究结论:对于下穿铁路隧道的承压引水隧洞设计,首先要分析引水洞施工对铁路隧道的影响范围,合理地进行荷载组合,按基本组合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检算,并采用标准组合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裂缝验算;对于承压引水隧洞,裂缝验算一般是配筋计算中的控制条件;引水隧洞的开挖引起铁路隧道周边的围岩变形位移小,内水压力是主要控制荷载,施工中应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及时支护。  相似文献   
979.
研究目的:分析既有工程控制网的现状,找出适宜的测量技术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从新颁无砟轨道和时速200~250km有砟轨道工程测量的技术标准出发,对石太客运专线既有工程控制网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作出总体评价。 研究结果:采用无砟轨道地段的现有隧道工程控制网,需重新建立符合时速200~250km有砟轨道工程测量技术要求的控制测量网。 研究结论: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尽量利用既有工程控制网点,做好新建与既有工程控制网的衔接;做好测量技术方案设计,减少对已开工工程的影响,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980.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平面控制网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平面控制网设计的研究,提出平面控制网的布网方法、精度设计准则。研究方法:采用仿真实验的方法,通过误差理论分析,反演推算各级控制网精度,研究控制网的布网方法和精度设计准则。研究结果:提出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平面控制网的布网方法及精度设计准则。研究结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投影长度变形限定值应不大于10 mm/km;控制网沿线路应不大于5 km布设1对相距1 km左右且相互通视的GPS点,在GPS点之间布设近似直伸附和导线,导线边长400~600 m;任意3个相邻控制基桩点位误差引起的角度中误差应不大于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