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78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42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简述了SCR后处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匹配道依茨BF4M2012-16E4柴油机的解放牌某环卫车系列车型,进行了匹配SCR后处理系统的合理布置,包括排气管路及后处理结构设计、尿素泵布置、尿素罐与尿素管路布置及尿素喷嘴的布置。对改进后车型进行了排放性能试验、噪声性能试验、排放耐久性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车型所用SCR后处理系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国Ⅳ排放和噪声要求。  相似文献   
92.
针对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建立了零维 SCR 反应器数学模型,并利用 VC ++编写了仿真计算软件。通过小样台架试验测试了钒基催化剂在不同温度、空速、含氧量、NO2与 NO x 的摩尔比以及氨氮比条件下的 NO x 转化率,并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低温条件下,空速越低,NO2与 NO x 的摩尔比越大,NO x 的转化率越高。  相似文献   
93.
为提高 NO x 的转化效率,研究了温度、空速、氨氮比和 NO 与 NO2的摩尔比对 SCR 催化器内浓度场的影响。试验验证了 SCR 化学反应模型,将准确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输入到 Fire 软件并建立 SCR 催化器模型,计算分析 SCR催化器内组分浓度场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温度越高,NH3和 HCNO 的浓度越高;流体涡流为喷雾液滴蒸发和热解提供了有利条件;空速太大,NO 的转化效率会降低;当氨氮比为1时,理论上 NO x 的转化效率达到最高;当氨氮比小于1时,NO x 转化效率随氨氮比的升高而升高,但在接近1时候产生氨滑移;当氨氮比大于1时,NO x 转化效率变化不大但会产生大量氨滑移。因此最佳的氨氮比应是在保证较小的氨滑移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 NO x 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94.
柴油机氨基 SCR 化学反应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氨基 SCR 化学反应特性的影响,基于某重型柴油机及其已有 SCR 装置,分别针对不同空速、温度和氨氮比对氨基 SCR 化学反应特性中 NO x 转化效率和 SCR 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升温过程对NH3的饱和存储量的影响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O x 平均转化速率基本上由温度决定,而 NO x 转化效率则由温度和空速共同影响;随着氨氮比增加,NO x 转化效率也会随之升高,但是当氨氮比大于1.0后,NO x 转化效率的变化开始趋于平缓,且氨氮比越大 NH3泄漏会越早超过10×10-6(法规规定);而且温度升高引起的 NH3饱和存储量的变化会造成 NH3泄漏。试验还获得不同空速、不同温度下的 NO x 最大转化效率 MAP 图和 NH3饱和存储量的动态方程,对于 SCR 控制策略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应用Fluent软件对紧耦型SCR催化器两种混合段方案进行压力损失、温度场、速度场分析,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两种混合段方案的转化效率试验、压力损失试验、排放循环试验、氨泄漏试验.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单层管混合结构的速度均匀性为0.97,压力损失为9.32 kPa,均好于双层管混合结构,后者的速度均匀性为0.948,压力损失为10.82 kPa;两种混合段方案的温度场分析结果一致,且瞬态排放循环WHTC结果都能满足国家要求,但低温工况时,双层管结构SCR的转化效率和氨泄漏情况明显好于单层管结构SCR,瞬态排放循环WHTC过程中双层管混合结构的氨泄漏体积分数峰值为29.5×10-6,平均值为4.2×10-6,而单层管混合结构的氨泄漏体积分数峰值高达263×10-6,平均值为15.8×10-6.  相似文献   
96.
对海洋钢悬链线立管(SCR)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研究越来越得到业界的重视,不同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准确性如何尚未做过对比分析.文章采用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对管—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计算.在有限差分法中采用弹簧单元,在有限元法中采用接触单元模拟悬链线立管与海床土体的相互作用,得到端部施加不同位移载荷下的立管弯矩、土体反力、触底点位置并与实验结果作比较.分析了端部位移载荷大小对触地点(TDP)位置及对土体反力的影响.文中采用的方法在模拟静态端部位移加载下的管—土相互作用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为进一步模拟循环载荷下管—土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叙述了如何利用电子元器件构成大功率可控硅的触发电路,替代笨重的脉冲变压器触发方式,提高了触发电路的性能,拓宽了应用范围,实现了低能耗、高寿命和高性能。  相似文献   
98.
针对柴油机满足国Ⅳ排放标准需要,探讨柴油机尾气净化的2种可选技术途径。得出SCR技术适合我国市场发展结论。并介绍国Ⅳ柴油机压缩空气辅助喷射SCR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99.
即将实施的机动车国。。王小战。排放标准,对柴油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废气排放和节能要求,为了达到国Ⅳ排放标准.可通过SCR技术降低发动机的NOx排放,这是内燃机排放控制领域的技术突破。本文以康明斯ISk发动机为例.介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00.
基于SCR控制器的国Ⅳ柴油机OBD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SCR控制器硬件基础上进行了国Ⅳ柴油机OBD系统设计,介绍了基于SAE J1939与ISO 15765协议的通信功能实现,设计了针对NOx排放控制系统与发动机燃油系统的故障监测、诊断和报警,对发动机端DM1代码进行了解析并遵循ISO 15031—6规定重新组装发送,还对OBD系统中未定义的故障代码(DTC)进行了自定义。目前已完成玉柴YC6L系列单体泵国Ⅳ柴油机匹配标定,并已通过中国汽车技术中心OBD功能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