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建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是减少和避免因地质灾害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有效办法。通过阐述建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的必要性,预警分级以及各预警级别的应对措施,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系统从组织到实施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2.
时效制度是民法体系中的重要制度,在对该制度进行研究和立法构建时,“诉讼时效”与“消灭时效”、“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与“诉讼时效的客体”这两对概念应如何取舍?我国民法学界向有争议。本文认为,从这两对概念产生的历史、两对概念与其他相关制度的衔接等角度考虑,使用“诉讼时效”和“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概念更为准确和恰当。  相似文献   
33.
通过采用合适的支架预压监控方法,为施工提供可靠的主梁施工监控预抬值,从而在保证桥梁施工安全及主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达到缩短施工周期,取得很好效果,对满堂支架法施工的同类型桥梁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4.
管泽英  杨朝帅 《隧道建设》2018,38(Z1):136-141
为避免在高压富水岩溶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突水突泥,改善施工环境,加快施工进度,依托我国沿海地区某岩溶隧道,分析原全断面超前注浆加固方案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从开孔设计、注浆材料、注浆参数等方面对原方案进行优化,提出并应用基于上半断面开孔的外堵内固精细化超前注浆技术,结果表明: 1)上半断面开孔方式能避免反复拆装钻孔工作台架,可节约工期4天/循环; 2)基于“一孔多用”和“边注浆边检查”两大原则,后序检查孔可及时检查前序注浆效果,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可实现快速开挖; 3)采用硫铝酸盐单液浆,既能确保堵水效果,又能实现快速开挖。通过现场应用,每个注浆循环加快工期61.11%,每延米节约注浆材料47.79%。  相似文献   
35.
靳世鹤  孙红斌  李强年  张海军 《隧道建设》2018,38(10):1729-1733
为解决盾构管片预埋槽道不可更换及全环预埋等问题,以兰州地铁2号线1期工程为例,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对盾构管片外嵌式槽道技术进行研究,主要从其可行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展开。研究指出: 外嵌式槽道技术不仅能满足机电设备安装的各项要求,且安装方法简单易行,在隧道内可更换和分段安装,比全环预埋槽道技术可节省成本约40%;外嵌式槽道技术不仅适合地铁或高铁盾构隧道,也适合暗挖隧道和城市综合管廊隧道,通用性强,推广意义大。  相似文献   
36.
秦峰 《隧道建设》2018,38(Z2):298-302
盾构隧道内传统管线安装技术存在诸多质量和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地下盾构隧道的施工建设和安全使用,为了解决以上难题,提出可在盾构隧道的机电设备和管线安装中采用管线捷装技术。管线捷装技术是指将带齿槽道安装在盾构管片上,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安装平台,机电设备和管线可以通过配套的支吊架安装在这个平台上。其中,预埋槽道技术指带齿槽道可先期预制进盾构管片中,外置槽道技术指可后期安装到盾构管片上。管线捷装技术利用了标准化齿槽便于调节的灵活性和牢固的齿间啮合作用,是对盾构隧道技术深入认知和探索后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此外,管线捷装技术还具备安全环保、经济快捷等优势。管线捷装技术将是未来盾构隧道内设备及管线安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7.
温新亮  赵康林 《隧道建设》2015,35(3):262-267
在路基开挖和矿山开采过程中,垂直深孔预裂爆破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大型地下洞库开挖工程中应用较少。地下大型洞库采用预裂爆破后易产生大块及底板不平顺等问题进而影响平行作业及装渣效率。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降低作业成本,通过设计合理的爆破参数并结合水平光面爆破技术,提出一种"预裂成形+垂直深孔爆破掘进+水平光面清底"相结合的爆破方法,文章从钻孔孔径、钻孔深度、孔距和排距方面介绍了洞库的爆破设计方案,并对主爆孔、预裂孔、缓冲孔的单孔药设计及各炮孔的装药结构和堵塞段的设计进行了介绍,有效解决了单独使用预裂爆破时易产生大块及底板不平顺等问题,提高了作业效率,并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
介绍贵州汕昆高速公路兴义Ⅱ号隧道涌突水治理过程,对涌突水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环境保护理念,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对隧道涌突水进行治理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为其它隧道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9.
针对城市地铁穿越砂层时注浆预加固的材料问题,研究磷酸-水玻璃注浆材料的凝胶时间、凝胶形态和砂土固结体强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工程应用材料配比,设计磷酸-水玻璃注浆材料室内凝胶性能试验和砂土固结体强度试验,并与传统的硫酸-水玻璃注浆材料进行系统性对比,最后根据室内试验选择合适的材料配比进行现场注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磷酸-水玻璃混合液中,当磷酸的掺量增大时,磷酸与水玻璃的体积比增大,混合液的pH值减小,凝胶时间增大,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2)磷酸-水玻璃混合液的pH值是磷酸-水玻璃浆液凝胶时间和凝胶形态的决定性因素;3)磷酸-水玻璃浆液中磷酸质量分数、水玻璃波美度和混合液体积比分别变化时,加固体抗压强度稍有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0.
A potential solution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the transport sector is to use alternatively fueled vehicles (AFV). Heavy-duty vehicles (HDV) emit a large share of GHG emissions in the transport sector and are therefore the subject of growing attention from global regulators. Fuel cell and green hydrogen technologies are a promising option to decarbonize HDVs, as their fast refueling and long vehicle ranges are consistent with current logistic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Moreover, 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hydrogen in transport could enable mor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ies (RE) across different energy secto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HDV Hydrogen Refueling Stations (HRS) that produce hydrogen locally and the power system by combining an infrastructure location planning model and an electricity system optimization model that takes grid expansion options into account. Two scenarios – one sizing refueling stations to support the power system and one sizing them independently of it – are assessed regarding their impacts on the total annual electricity system costs, regional RE integration and the levelized cost of hydrogen (LCOH). The impacts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locational marginal pricing for 2050. Depending on the integration scenario, we find average LCOH of between 4.83 euro/kg and 5.36 euro/kg, for which nodal electricity prices are the main determining factor as well as a strong difference in LCOH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Germany. Adding HDV-HRS incurs power transmission expansion as well as higher power supply costs as the total power demand increases. From a system perspective, investing in HDV-HRS in symbiosis with the power system rather than independently promises cost savings of around seven billion euros per annum. We therefore conclude that the co-optimization of multiple energy sectors is important for investment planning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exploit syner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