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131篇
综合类   151篇
水路运输   119篇
铁路运输   112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81.
对三相平衡原理中补偿电抗和补偿电容与负荷阻抗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了说明,对其在机车设备试验系统的负序补偿中的应用做了仿真,并对其工程实施做了探讨。仿真和工程实施结果证明了,采用三相平衡装置能解决试验系统中单相电源容量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2.
吴涛 《专用汽车》2011,(8):74-75
针对垃圾转运车液压系统在操作时只能依靠人为的操作实现动作顺序化,设计出一种利用顺序阀和两位三通阀实现自动控制、顺序动作的液压系统,从而使垃圾转运车在操作时完全可以按照预设的动作运行,避免人为误操作产生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83.
介绍自动化焊装线工艺规划过程中生产线节拍的设计过程,并重点讲述循环时间的确定、节拍设计和仿真验证等关键步骤的内容和方法。从工业工程的角度出发,概述自动化生产线的节拍优化方法,并结合焊装生产的实际特点,讲解在焊装线规划设计过程中该如何实现节拍优化。最后作为补充,简述自动化焊装线中人工操作工位的节拍设计和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484.
研究了对任意Cantor型随机函数序列随机和普遍成立的一类局部极限定理。利用条件期望的概念,采用测度的网微分法并运用纯分析运算得出了结论。作为推论,得到随机变量序列已有的经典强大数定律以及对任意随机变量序列普遍成立的强大数定律。  相似文献   
485.
介绍一种柔性高精度台车,它能很大程度地提高原有焊接设备和台车对不同车型白车身焊接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能够对白车身实现高精度定位,保证后续焊接的质量。能够使企业更快的适应由于车型的快速更新所带来的市场波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86.
根据钢轨铝热焊接原理,研制铁科院ZTK-Ⅰ型60 kg.m-1钢轨铝热焊接材料。焊剂的化学成分以碳、硅、锰元素为主要元素,用其他微量元素调节焊缝金属的强度、硬度、韧性等综合性能;焊剂中铝粉和氧化铁两者的重量占整个焊剂重量的79.3%,能够很好地控制钢水的浇注温度;铝粉粒度为40~80目、氧化铁粉的粒度为30~60目时,铝热反应的速度最快,并在运送过程中不发生分层;添加铝热反应缓释物,减少反应过程中的钢水飞溅。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模拟铝热钢水在浇注系统中的流场和凝固场,改进浇注系统,优化砂型结构。一次性坩埚内胎由不参于铝热反应的耐火材料制成,并采用阶梯式的自熔塞埋制结构。依据有关标准,对焊接接头的静弯、断口、疲劳、硬度、拉伸和金相组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相关技术条件。现场应用情况表明,焊接接头服役状态良好。此焊接材料已经在国内外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87.
以某地铁车站换乘通道及矿山法隧道分别侧穿重点保护性建筑的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隧道开挖对建筑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对邻近保护性建筑采取地面打设隔离桩基及隧道内注浆加固的综合保护措施。并基于加固措施,研究了两侧隧道开挖顺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8.
针对在车门开闭耐久试验过程中,某样车车门出现的焊点疲劳开裂问题,在考虑铰链连接、密封条连接及焊点细化建模的前提下,建立车门开闭耐久仿真有限元模型;根据Miner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对车门开闭模型进行疲劳仿真分析,找出结构设计的风险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进行仿真疲劳寿命预测,最终通过试验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提出了一种针对车门开闭耐久试验中焊点开裂的疲劳分析优化方法,可以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准确地发现问题并快速解决问题,可以缩短开发周期,节省开发费用,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9.
沪通长江大桥北岸主桥中共有23跨112 m简支钢桁梁,采用"先连续后简支,悬臂拼装"的"1+1"、"2+1"和"3+1"模式进行安装架设,结构体系转换主要通过墩顶临时连接的焊接与解除来实现。因此,墩顶临时连接件的焊接质量是保证整个钢桁梁悬臂拼装安全的关键。根据112 m钢桁梁架设方案和墩顶临时连接设计特点,厘出墩顶桥位现场焊接工程控制重难点,结合工程实际做好焊接工艺评定,从焊接坡口组装、焊接顺序,到具体焊接工艺提出针对性的技术保障措施,确保墩顶临时连接件焊接质量,有力保障悬臂拼装安全顺利过墩顶,取得很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490.
为了解立交桥与地铁车站共站位条件下地铁车站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力学特性,探索站桥施工顺序对地铁车站结构变形及受力的影响。通过拟设标准工程案例,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较为精细的三维模型,明确不同施工顺序下车站结构力学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先桥后站施工车站楼板竖向位移在每一跨内均表现为梁柱支座大跨中小,整体呈弓形的变化趋势,而先站后桥施工车站楼板位移表现为不同规律;先站后桥施工引起车站顶板及中板竖向位移较先桥后站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且中板增幅较顶板增幅大。站桥施工顺序对车站楼板横向弯矩影响较大,最大达到92.15%,发生在顶板侧墙处;纵向弯矩最大差异为55.05%,发生在顶板位置。先桥后站施工钢管柱水平位移及柱端弯矩大于钢筋混凝土柱,而先站后桥施工表现恰好相反。两种施工顺序下钢管柱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力相差不大,最大的差异发生在钢管柱位置,仅为8.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