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38篇
公路运输   288篇
综合类   343篇
水路运输   126篇
铁路运输   53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公路交通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工作的情况,针对交通事故关联因素,以北京市门头沟区2005年公路交通事故数据为案例,采用列联表方法,对事故等级、事故分类与部分关联因素(如驾驶员年龄、性别、天气情况、时刻、时段、车辆类型等)进行了十几项独立性检验,这些结果将有益于校核人们对于交通安全问题的一些习惯认识,对于交通管理和改善公路交通安全工作也有一定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2.
该文简要分析了我国交通事故的严重态势和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交通事故预警的计算模型-BMOM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3.
驾驶行为研究模拟舱实验整体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AutoSim模拟舱的基本组成、功能的基础上,从交通系统组成的人、车、路的角度,提出了利用驾驶模拟舱进行驾驶行为研究的参数选择、数据库的结构、场景定制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可行的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24.
赵桂范  刘纪涛 《汽车工程》2006,28(9):820-822
根据中国人体特征参数建立了16刚体的行人模型,在人体的主要部位生成简易的弹簧阻尼运动关节。建立汽车模型与汽车行人碰撞模型,应用ADAMS软件模拟汽车行人碰撞过程。通过模拟不同速度下的汽车人体撞击,对事故发生过程进行再现,比较仿真数据和事故现场数据得到了事故中的汽车速度,从而为交通事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5.
车辆转弯发生侧翻是最常见、最严重的交通事故之一。对车辆转弯的4种运动状态进行了力学分析,对“车轮下的奇迹”进行科学的压力测算,提出了防止车辆侧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6.
人的失误模型在船舶溢油事故应急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交通事故问题的预测一直是业内研究人员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分别采用回归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灰色理论预测法和贝叶斯统计预测法等不同方法,结合国内某港引航站近十多年来船舶引航总量和事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对未来情况予以预测。着重就贝叶斯方法在港口船舶引航风险预测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结论证明贝叶斯估计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7.
我国汽车保有量仅占全球汽车保有量的3%,而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约占全球死于交通事故人数的15%20%,尤其交通事故致死率是日本等国家的1020倍。本文就此现象进行基本原因的分析,并着重对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保障体系与技术支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8.
交通事故重建是交通事故分析、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交通事故深度调查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交通事故重建方法对现场轮胎印迹及车体痕迹依赖程度较高,随着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交通事故中的轮胎印迹越来越少,交通事故重建的技术难度逐渐增大。与此同时汽车ECU数据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以EDR为代表的数据记录装置为交通事故重建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9.
大型车的混入对高速公路交通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交通事故情景下。为了引导事故条件下驾驶人和组织者做出高效准确的决断,将考虑了大型车混入率的动态空间占有率模型引入到交通波模型,构建干涉与非干涉情景下的交通事故影响模型。以郑尧高速为例,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分别对干涉情景下的疏散时间、疏散量以及事故发生的位置,车辆数等指标与事故影响程度的指标(包含事故最远排队长度,事故持续时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疏散时间与事故影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疏散量与事故影响程度成负相关关系,而事故发生点与上游匝道之间的距离与其关系不大;道路服务水平为0.456,车辆数为1 321 veh·h-1时,为了使得分合流区不受影响,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景下,应将大型车混入率控制在50.1%以下,使得最远排队长度在10 km内;当大型车混入率大于58%时,将很难通过干涉引导避免对上游分合流区产生影响;在35 min以内采取干涉措施的效果最为明显,而大于35 min时,事故持续时间会发生一个急剧的增加,不利于路网恢复,之后事故恢复时间将趋于平稳;对道路交通量进行模拟可知交通量每增加50 veh,疏散时间和距离增加的范围为[1.5 min,3.6 min]和[1.209 km,1.543 km]。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事故诱导策略制定和疏散效果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道路交通事故检验鉴定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故处理提供科学、专业的技术支持。检查和核实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是对道路交通事故技术评估的基本方法。已成为解决许多事故问题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的实际情况,针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的痕迹鉴定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