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89篇
综合类   131篇
水路运输   81篇
铁路运输   59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针对2万t重载组合列车联合制动时普遍存在的缓解后前涌现象,对联合制动时列车纵向力变化规律和机车司机操纵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了缓解前涌的操纵原因,明确了减缓缓解前涌的思路。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分析,提出了减缓2万t重载组合列车缓解前涌的操纵方法。  相似文献   
62.
出口集装箱堆场取箱作业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集装箱装卸效率直接影响船舶靠港停泊时间,倒箱操作是影响装卸效率的主要因素.文中建立了龙门式起重机小车取箱作业优化模型,以龙门式起重机取箱作业时倒箱数量最少为目标,以各个取箱阶段为节点、以取箱代价为边的权数,应用最小生成树和启发式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最小生成树的性质,本模型可获得倒箱数最少的优化装船顺序,提高装卸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63.
樊乐平  蔡林 《交通标准化》2008,(21):197-199
超声回弹综合法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能全面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建立地区测强曲线,能更准确、更及时地为区域内的工程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提供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64.
超声回弹综合法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能全面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建立地区测强曲线,能更准确、更及时地为区域内的工程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提供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65.
在利用独立分量分析对缸盖振动信号进行盲分离时,原始采样信号不满足独立分量分析的基本假设,而且缸盖振动信号信噪比较低,影响分离的速度和精度.采用小波阈值降噪的方法进行了降噪处理,提高了信噪比.采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估计了缸盖振动的独立源数,并对缸盖振动信号进行了白化处理,为独立分量分析的应用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本文对目前在焊接结构残余应力测试中应用最广的小盲孔法及磁性法进行比较。首先进行标定、得到了必要的数据及图表,然后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可比性较差。文中分析了造成误差的原因,并指出,虽然目前对磁性法的测量精度还有争议,但用其检测消除焊接结构中残余应力的效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7.
长江上游物流业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全新的物流信息模式。其核心因素就是物流信息的共享与畅通。介绍了其平台的基本架构与平台的功能。详细阐述了平台建设的基本做法,以及对港信息化建设的体会与思考。长江上游物流业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对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8.
采用辅助桩做平台基础搭设平台,解决长江裸露岩层下灌注型嵌岩桩施工平台的问题;采用岩面理坡栽桩、框式导向架及钢制替打跟进技术解决在长江裸岩、急流的条件下,下沉超长、超大直径钢护筒的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69.
张树德  张翼  郎一鸣 《船舶工程》2019,41(5):117-120
鉴于采用常规固定式平台进行浅海海洋石油工程开发周期长、经济门槛高的工程现状,本文创造性地提出采用自升式可移动钻井船并利用海底管道对新发现的构造进行快速开发,实现油气回收,同时考虑项目工期、成本和可操作性要求,以及自升式可移动钻井船水平位移大等难点,首次提出了“刚性立管+软管膨胀弯”的混合海管登平台方案,计算分析了其可行性,并与传统的“动态软管”、“刚性立管膨胀弯”和“软管穿护管”海管登平台等方案进行优缺点对比。该混合海管登平台方案不仅解决钻井船大位移技术挑战,而且利于国内采办,为今后类似边小油气田快速开发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0.
为界定驾驶员固有信息盲区,提高驾驶信息的有效识读率,研究了驾驶信息固有盲区.按不同道路类型,运用视觉几何学原理,构建了驾驶员视觉盲区模型;运用心理声学模型及逆声场空间转换技术,构建了驾驶员听觉视觉盲区模型.通过计算示例验证了模型的实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