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46篇
公路运输   247篇
综合类   199篇
水路运输   94篇
铁路运输   172篇
综合运输   3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椒江特大桥主桥为主跨480m的四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斜拉桥,采用H形混凝土塔,索塔锚固采用环向预应力锚固。为确定索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的合理布置方式,采用MIDAS FEA建立桥塔实体模型,对U形束、井字形直束2种布束方式进行比选,在此基础上,分析施工、运营及断索工况下锚固区的受力性能,并进行预应力合理张拉顺序研究。结果表明:环向预应力采用U形束布置是经济、合理的;锚固区混凝土在预应力切向基本处于受压状态,在预应力法线方向出现1 MPa以内的拉应力,斜拉索张拉会增加侧壁内侧、外索孔处水平拉应力,运营期寒潮效应使塔壁外侧产生较大拉应力,断索时前、后壁齿块横桥向拉应力增加;上塔柱应设置外表面钢筋网片并加强竖向、环向配筋;环向预应力施工时,宜同时张拉内、外侧预应力。  相似文献   
73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船舶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航海进入数字化时代,通信导航、自动化电子设备在船舶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然而,大量电子设备的应用给船舶供电和散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本文通过对电子设备散热领域现状的分析,指出传统散热方式的局限性,介绍近几年出现发展应用的几种主要的电子设备散热新技术;分析热分析软件在电子设备散热领域的作用,对几种应用比较广泛的辅助热分析软件从其应用范围、技术特点等方面做阐述,并对软件的应用进行对比,同时结合电气元件的特点,对其在船舶中的布局进行优化研究,为电子设备热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33.
A bus route is inherently unstable: when the system is uncontrolled, buses fail to maintain their time‐headways and tend to bunch. Several mathematical bus motion models were proposed to reproduce the bus behavior and assess management strategies. However, no work has established how the choice of a model impacts the irregularity of modeled bus systems, that is, the non‐respect of scheduled headways. Because of this gap, a large body of existing works assumes that the ability of these models to reproduce instability comes only from stochasticity, although the link between stochastic inputs and the level of irregularity remains unknown. Moreover, some recognized phenomena such as a change of travel conditions during a day or delay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are ignored. To address these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existing dynamic bus‐focused models and proposes a simple way to classify them. Commonly used 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models are compared, which allows quantifying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stochasticity of each model component on outputs. Moreover, we show that a change in the system equilibrium in a full deterministic system can lead to irregularity. 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finement of travel time models to account for non‐dynamic signals. In presence of traffic signals, we show that a bus system can be self‐regulated. Especially, these insights could help to calibrate bus model inputs to better reproduce real data.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3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道路工程快速建设,诸多城市道路项目在设计阶段未考虑部分建筑物的重要性,设计方案研究不够细致,造成项目实施困难或进度极为缓慢。首先介绍了临夏市环城北路的工程概况、建设条件及万寿观、古河州酒厂的相关情况;然后结合项目特点,针对该段提出了高架方案、明挖通道方案、暗挖隧道方案、平面交叉方案四种方案,从工程建设难度、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后期管理、工程费用、对万寿观和古河州酒厂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四种方案的优缺点;最后推荐采用了高架方案;推荐方案经施工图审查后正在实施,为类似城市道路穿越重要建筑物的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35.
奥体立交位于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附近,是广州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东西向可联系广佛莞深,南北向可串连白云机场及广州东南片区,承担了广园快速路、车陂路、车陂路北延线、大观路等城市干道与环城高速及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第二高速公路的交通转换,方案对于广州东南片区的路网功能至关重要。从奥体立交现有交通功能出发,结合交通流量预测等对现状奥体立交进行提升改造,同时对重要节点进行方案比选,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36.
以太原市东中环北延上跨北涧河立交工程为例,介绍斜跨拱桥的受力分析和桥型比选。采用Midas Civil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竖琴式”“扭曲面式”和“渔网式”3种拉索体系斜跨拱桥的受力分析进行了比较,得出各种体系的特点,以及指导斜跨拱桥的受力分析和桥型选择。  相似文献   
737.
施工设计优化在船闸施工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以龙溪口项目右岸接头坝为例,综合考虑工程边界条件,提出右岸接头坝3种实施方案比选。从工程质量风险、施工工期和施工成本等方面进行比选,同时考虑右岸接头坝工期紧张、基础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选择最佳实施方案。在实施运用中,针对右岸接头坝建设中的重难点,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技术与措施,保证工期的同时将成本降至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738.
以浙江嘉兴某快速路项目为依托,通过建立下部结构Y形墩杆系模型和有限元实体模型进行偏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对比,并结合拉压杆理论揭示杆系模型在分析Y形墩时难以反映结构真实的受力情况,实体模型分析的结果更为合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针对Y形墩受力的最优设计准则,并据此进行优化设计,为以后同类型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9.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中心城区关键道路建设也越来越多,面临了旧路改造、近邻地铁等复杂环境,这就对路基处理提出了更高、更精细的要求和挑战。以某老城区与地铁共线道路路基处理为例,基于高性价比理念和项目特点,结合项目需求、安全要求和造价的综合分析,给出了推荐方案,可以为类似项目的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40.
西宁至成都铁路穿越祁连山脉余脉拉脊山地段,该区域弱成岩工程水稳性地质问题非常突出,尤其是铁路勘察阶段遇到的高压CO2气体,国内尚属首例,可供借鉴的工程经验十分有限。如何科学、经济、安全、合理地进行地质选线及工程设置,成为控制铁路前期线路方案的重难点。本文通过开展地质专题勘察,查明不良地质分布的特征及特性,并借鉴兰渝铁路的施工经验,平面上绕避高压气体的影响,减少通过弱成岩的段落,纵断面上尽量抬高线位,避免弱成岩遇水崩解的发生,有效解决了线路平纵断面的设计难题,可供类似特殊复杂地质条件下线路方案的选择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