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22篇
公路运输   76篇
综合类   134篇
水路运输   45篇
铁路运输   75篇
综合运输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不等时距GM(1,1)模型预测地基沉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直线插值、三次样条插值、BP神经网络3种方法,用M ATLAB语言编制程序将不等时距序列转化为等时距序列,采用灰色理论预测沉降.由于BP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映射功能,可以避免常规插值法所造成的一系列误差.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利用直线插值、三次样条插值和BP神经网络与灰色理论联合建模所得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7.2%,5.9%和4.6%.由此可见BP神经网络和灰色理论联合建立的GM(1,1)模型用于预测路基沉降最为精确.  相似文献   
32.
论述虚拟编组技术对运输组织方式的影响,并对传统列车运行图编制进行研究,提出基于虚拟编组技术的均衡间隔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明确虚拟编组技术下均衡间隔大小交路列车运行图编制的步骤,从服务水平和企业运营成本两方面确定列车运行图的评价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以北京地铁19号线为例,分析基于虚拟编组的等间隔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提高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33.
乘客的候车时间可分为2部分(在出发站点的等待时间及在换乘站的换乘时间),仅考虑换乘时间最短的区域公交协调调度模型无法降低乘客在出发站点的等待时间。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公交联动发车的概念及需满足的条件。在对乘客类型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弹性乘客候车时间的计算方法,统计了各类型乘客的各部分候车时间,以所有乘客总的候车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公交联动发车模型。针对模型变量多的特点,选用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采用实例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维持发车间隔不变的基础上,联动发车模型较区域协调调度模型在降低乘客候车时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乘客候车时间降低了15.2%。   相似文献   
34.
气象数据是驼峰峰高设计的重要资料,驼峰设计规范使用月均数据作为驼峰设计计算温度、风速的依据.本文采用日均数据对全路49 个主要编组站驼峰设计计算温度、风速分析发现,日均数据下南、北方地区驼峰设计计算温度分别较月均数据低 1.34 ℃、0.94 ℃,计算风速分别较月均数据高1.29 m/s、1.15 m/s,增幅达30%以上.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以三间房编组站为例进行了实证.进一步从置信概率的角度分析了全路主要编组站不同数据精度下驼峰设计计算温度、风速,基于日均数据的驼峰设计温度、风速与预期差值最大仅1.83%,基于月均数据的风速与预期差值最小达 18.74%.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数据精度对峰高设计的影响,揭示出采用月均数据存在峰高设计偏低的问题,并提出至少采用日均数据的驼峰设计气象资料选用及设计规范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35.
搜索法推求单重现期暴雨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计雨量计记录的降雨资料 ,推求城市雨水排水系统暴雨强度公式时 ,需要编制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在图解法的基础上 ,作者给出了一种正确可靠、简单可行的电算方法。利用该方法编程求解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中的参数时 ,所得公式的平均绝对均方差可控制在 0 .0 5mm/min之内。  相似文献   
36.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to calculate collision risk of air-routes, based on variable nominal separation, is proposed. The collision risk model of air-routes, based on the time variable and initial time interval variable, is given. Because the distance and the collision probability vary with time when the nominal relative speed between aircraft is not zero for a fixed initial time interval, the distance, the variable nominal separation, and the collision probability at any time can be expressed as functions of time and initial time interval. By the probabilistic theory, a model for calculating collision risk is acquired based on initial time interval distribution, flow rat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aircraft type. From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s, the collision risk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model when the nominal separation changes with time. As well the roles of parameters can be shown more readily.  相似文献   
37.
基于加速度区间判断的坡道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坡道识别的原理;在功率谱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纵向加速度滤波算法,通过比较汽车在坡道上行驶时用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的加速度数值与汽车纵向速度经差分后获得的加速度数值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基于加速度区间判断的坡道识别方法研究;完成了水平道路的加速度比较试验和坡道识别的实车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坡道识别的换挡规律设计。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进行坡道识别,并具有简单、实用、高效的优点;这种基于行驶环境识别的控制是未来汽车控制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8.
城市轨道交通庞大的客流量导致了运能紧张及能力利用不合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针对运能瓶颈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车站瓶颈静态识别模型;结合能力利用公式和AnyLogic仿真软件,对车站的动态瓶颈进行了研究;对于区间线路瓶颈,提出了基于客流的识别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车站内部瓶颈以及车站、线路间瓶颈的动态传播变化规律。最后进行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复兴门站的车站瓶颈为站台层的换乘楼梯口处,2号线各区间的能力利用率相差不大,线路瓶颈最大值出现在建国门至朝阳门这一区间。该方法考虑了车站和线路不同位置的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瓶颈识别思路,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以电话号码为例进行了黑名单快速匹配算法的研究,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40.
线路工程设计在确立平面走向之后,确立线路的起伏走势是保障工程线路科学合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自动桥、隧构件分拆,以区域分割为单元统计土方数量,评估区间的土方填挖平衡及工程的总土方量、概算造价,初步建立了快速的工程线路评估模型,用于量化线位纵断面设计的合理性,为实时的、自动的、智能的纵断面拉坡设计提供了敏捷评估方法.为了优化算法效率,从自动设置桥隧和横断面简化地面线这两种措施实现了评估的高效性,并采用工程实例将人工拉坡与自动设计的纵断面进行检验与比较,为评估工程自动化设计优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