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7篇
  免费   199篇
公路运输   615篇
综合类   961篇
水路运输   770篇
铁路运输   685篇
综合运输   29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杨俊  吴小平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3):99-101,105
介绍市政工程管线综合CAD系统数据库中采用的传统数据结构模型和统一数据结构模型的特点。提出了管线综合统一数据结构模型,该模型能将道路设计模型、给排水设计模型的基础数据统一起来,便于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升级。  相似文献   
102.
从实际工作的需要出发,以当前中国公路行业的管理体系结构为模型,从架构设计到功能实现全面地介绍了一种数据安全和保护措施--断电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03.
针对当前车型分类系统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用4条共聚物压电轴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阵列获取车型特征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传感器的特殊空间分布与车辆各车轴到达各传感器时刻的时空相关性,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数据融合,获得了多达11种车型特征参数。分类识别中用模糊统计的方法对大量的样本车型特征参数处理后,构造了隶属函数,最后采用了D-S证据理论对车型进行分类。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4.
城乡交汇处路网节点交通流量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北京市海淀地区某城乡交汇处交通流量分析作为目标,对此路网节点进行了大量实地数据调查。通过选取同一时间的内3个网节点的交通流量数据,建立了交通流量数据统计数据矩阵,得出了该路网节点相关系数矩阵,证明此路网节点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为类似该地区的交通流状态的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5.
详细地介绍了平面度检测方法和误差评定,选用水准仪及特制标尺,用水平面作为车架平面度进行检测的模拟基准。分析了自制专用标尺的检测方法及原理。  相似文献   
106.
107.
通过对天津市交通强国建设、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及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的介绍,从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出行服务系统、电子付费系统和交通监控指挥系统智能化升级等方面阐述了天津市逐步进入智能交通应用阶段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5G时代,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城市道路在道路横断面布置、自行车道设置、共享单车停车点布设、步行交通系统多样化等方面创新设计的思路,展望了在未来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中,低碳生态城市和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8.
围绕测试场地建设、基础设施、测试能力、服务配套等方面,综合分析国内测试示范区发展现状及水平,归纳其面临的突出和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测试示范区统筹协调、加快标准制定、推进测试结果互认和数据共享、建立交流沟通机制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在相交凸多面体隐藏线消除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体素构形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凹多面体的数据结构以及凹多面体在不同情况下隐藏线消除的可能性,从而建立了一个任意平面体的消隐系统.  相似文献   
110.
全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服务共享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用服务共享平台为一个三层服务体系结构,主要提供五种服务:数据提供、数据分析、数据表现、元数据以及应用集成服务。平台功能的设计主要依据表示逻辑与处理逻辑相分离、通用功能与专用功能相分离两个基本原则。平台的核心是一个包括基础服务层和应用构件层的二层体系结构。平台的关键技术是多层服务体系结构、分布式海量空间数据存取、智能空间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基于XML的元数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