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49篇
综合类   97篇
水路运输   59篇
铁路运输   54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在综合大量已有研究成果及经验的基础上,对排海工程排污口选划的原则与方法进行分析,着重介绍了基于二维污染物扩散模型的水环境影响析法、生物损害分析法以及基于加权评分的工程技术经济分析法,并以曹妃甸某排海工程为例对排污口进行选划研究。结果表明:将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选划方法应用于排污口的选划研究是可行的,且有利于排污口的环保、经济排放;同一工况条件下,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为纳污海域的水动力情况以及生物资源分布情况。在排污口的选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将排污口布置于水深较大、扩散条件较好、海洋生物稀疏、远离环境保护目标的地方。  相似文献   
42.
基于烟台港西港区一期工程及防波堤二期工程,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对斜坡式与直立式防波堤结构的连接处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供同类港口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3.
《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国际公约(2004)》要求妥善处理和处置压载舱沉积物,以防止有害生物入侵。为研究履约现状,选取13家从事压载水沉积物清理、接收及处理作业的修船厂进行了系统调研,结果表明普遍存在防污染措施不全、接收处理作业不规范、接收设施技术标准缺失、管理要求不明确等问题。在分析压载水沉积物的来源、危害、产生量等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公约和国内要求,从标准规范完善、监管部门协作、接收设施配套、公约法规宣贯和科技研发支撑等方面分析提出了履约对策。研究成果为有关压载水沉积物相关标准规范、技术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有助于加强压载舱沉积物防污染管理,提升国际公约履行水平。  相似文献   
44.
分析公路施工现场设置污水净化处理设施的必要性;结合西汉高速公路2#隧道施工现场实例,提出了采用多级沉淀池沉淀的方法进行污水净化处理的施工方案;介绍该施工方案的污水净化设备、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5.
山区高速公路弃渣体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弃土场是一种特殊的人工堆积体,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需要掌握弃渣体的物理力学指标。文章以厦蓉高速公路水都段典型弃土场弃渣体为研究对象,介绍采用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方法,对弃渣体的最大干密度和抗剪强度等参数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得到:不同颗粒成分弃渣体的最大干密度不同,但在通常推填方式下,弃渣体的强度指标基本不受压实度控制。  相似文献   
46.
水泥混凝土产生裂缝是目前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对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47.
国外疏浚物的处理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幼萌 《水道港口》2001,22(3):146-14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 ,疏浚物的利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简要介绍了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对疏浚物的研究成果和抛填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48.
现代客车整车生产企业在生产中的工业用水主要是车身表面涂前处理废水、打磨废水、油漆处理所产生的油漆废水,常规处理方法是先预处理、再生化处理,难度大,成本高。本公司采用系统分析,分项处理,合理回收利用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9.
详细地介绍了平面度检测方法和误差评定,选用水准仪及特制标尺,用水平面作为车架平面度进行检测的模拟基准。分析了自制专用标尺的检测方法及原理。  相似文献   
50.
列车运行延误易导致站台爆发大客流,引发 安全事故。首先研究列车运行延误对换乘站运营影响 的机理,然后从换乘站的客流结构、站台有效面积及形 式、换乘通道能力及形式三方面分析影响换乘站延误 处置的因素。进而提出换乘站可采取的客运组织措施 和行车调整措施,分析这些措施的具体内容、适用范 围,并从处置的有效性和影响程度两方面对不同处置 措施的优劣进行比较,为换乘站的延误处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