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0篇
综合类   33篇
水路运输   94篇
铁路运输   2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论文针对某火控雷达天线的技术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该型雷达天线的内场平面近场测试系统。依据该设计方案建设系统后,可对该型雷达天线性能内场进行全面测试。同时,该设计方案也可为其他雷达天线的内场近场测试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矩形波导缝隙阵列天线计算复杂,本文提出一种快速综合算法,充分考虑互耦的影响,并且可以对同相或不同相缝隙电压加权进行综合.首先在有源导纳法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矩阵方程,互耦的影响和缝隙自身的影响分别可以用方程中的一个矩阵完全表示.分析矩阵的特性后,本文可将对面阵的综合转换为对每条波导上缝隙的综合,大大降低计算量.仿真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
本文利用天线阵基本原理近似分析了曲线振子的方向性系数,得到了方向性系数随 曲线振子长度的变化关系,为曲线振子天线的进一步研究及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设计水下电流场通信系统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水下电流场通信的原理,并根据电流场的特点提出了利用恒流场模型作为水下电流场通信的模型,得到了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电流场通信方式的优势,探讨了水下电流场通信系统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得到以下结论:通信频率最好选择在甚低频段;增大某一方向通信距离;收发两点电极的垂直平分线重合或电极基线重合;采用窄带、能量利用率高的调制解调方式以达到抗干扰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水下电流场通信系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5.
林华  韩伍 《中国海事》2010,(2):65-67
本文阐述了船载卫星通信系统在海事搜救中的解决方案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6.
探讨影响导航雷达方位分辨力的3个理论因素:Fresnel区波束展宽、端馈阵列天线瞬变效应和激励脉冲波形较差引起波束展宽。指出在下述3种情况下方位分辨力会显著恶化:稳态Fresnel区R〈0.5L^2/λ、瞬态Ta/Ts〉1.1以及激励脉冲波形较差而且Ta/Ts〉1.1。  相似文献   
57.
对动车组天线粱的结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线路测试给出了部件实际运行的寿命要求.  相似文献   
58.
针对研究中经常遇到的波束形成技术容易引起混淆这一问题,分析了智能天线和MIMO这两种多天线系统中波束形成的原理,辨析了各自的涵义,阐明了两种波束形成技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59.
国内某地铁车辆转向架的ATP天线梁频繁出现断裂,为探寻天线梁断裂的原因,对其进行现场试验分析。依据实测的天线梁约束模态及有限元软件计算的整备状态下模态结果,分析天线梁实测动应力频谱的主频及振型,并利用IIW-1823《焊接接头与部件的疲劳设计标准》计算天线梁上测点的等效应力范围和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天线梁的1阶垂弯、1阶横弯及与构架八字变形的耦合振型(75 Hz)均对天线梁的疲劳寿命造成较大的影响;在随机振动疲劳分析下,天线梁上大部分测点的等效应力都已经超过焊缝的疲劳极限80 MPa,尤其是位于天线梁横梁中部支座上的T4测点,等效应力为214.4 MPa,已经极大地超过焊缝的疲劳极限,而且疲劳寿命也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0.
汪鹏  张炜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2):194-197
介绍用于舰船短波天线隔离度预测的简化公式法、缩尺模型法和数值计算法三种方法,分析三种方法的原理。采用这三种方法预测了两组舰船短波天线的隔离度,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三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优缺点,以及预测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