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123篇
综合类   106篇
水路运输   50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1.
针对倾斜层状岩体在沿层面方向和垂直于层面方向存在的物理力学特性的差异,分析在层状岩体地质中开挖隧道时的力学特性,并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开挖隧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岩层走向对偏压作用的影响规律。通过模拟和计算验证,隧道开挖后其位移随着岩层走向与隧道轴线的夹角增大而减小,有利于隧道稳定。所以,在层状岩体地质的地下工程建设中,建议设计的隧道轴线与岩层走向夹角不宜太小,一般不小于60°。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满堂支架现浇梁常用的荷载预压方法进行简述分析,提出了测量支架沉降量的"对比模拟预压"的改进思路。经现场检验,用该方法指导施工,与现场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效果良好,达到了既简化操作又具有模拟现浇梁等荷载预压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3.
简单介绍了大孔径、深桩基、复杂地质层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控制,重点论述气举反循环成孔工艺在深桩基钻孔施工中的应用以及采用旁置式漏斗灌注混凝土施工。  相似文献   
84.
以黄延高速公路葫芦河特大桥施工为背景,介绍边跨现浇施工中,通过及时改变合龙顺序,缩短边跨现浇段长度,在边跨采用不平衡悬浇与托架现浇相结合的方法,成功解决了边跨高墩跨大的施工难题,为以后工程施工提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5.
张文康  熊承仁 《公路》2021,(1):340-346
层状岩层的横观各向同性使得振动波在岩层中沿着不同方向传播时,质点的振动特性有着一定的差异。以我国西南地区某高海拔山区单向公路隧道的全断面爆破掘进为研究背景,利用FLAC 3D软件对构造应力场中均质围岩及倾角不同的层状围岩在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振动速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开挖爆破后,洞周岩体变形不对称式分布,左、右拱腰部位变形最大,均质围岩洞周各部位变形在5种模型中相对较小;爆源距相同时,层状围岩左、右测点的x向振动速度均大于上、下测点的z向振动速度;断层破碎带、层理结构面对于振动波的传播既有消振又有聚振的作用,与断层破碎带和层理结构面的产状、空间关系及振动波相对结构面入射角度有关。  相似文献   
86.
阐述了车辆铸钢件疲劳寿命预测的两大评估体系—AAR标准和FKM标准的分析方法,从本质上将两者做了较为详细的对比分析,采用各自不同的输入条件对某B级铸钢侧架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得出的计算结果趋于一致,确保疲劳预测的可靠性,为今后铸钢件的准确疲劳寿命预测提供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87.
吴敏  黄智 《隧道建设》2020,40(Z1):278-287
为有效解决和控制仰拱厚度不够、强度不足、施工缝翻浆冒泥及上拱等施工质量问题,保障隧道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依托渝昆高铁昭通隧道工程,采用隧道扫描系统检测仰拱开挖断面,确保仰拱厚度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液压自行式整体仰拱栈桥,优化仰拱弧形模板,实现分段分层浇筑和振捣工艺,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采用分离式仰拱端头钢模板,预铺仰拱端头弧形带并安装橡胶背贴和中埋止水带,提高了施工缝质量,减少了施工缝翻浆冒泥现象;设置隧底纵向排水管及逆向导水管等优化隧底排水设计措施,解决了水害造成的仰拱上拱问题;制定并落实隧道仰拱施工质量管理措施。通过在渝昆高铁昭通隧道施工中采取以上措施,实现了仰拱零欠厚,仰拱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施工缝质量零缺陷。  相似文献   
88.
姬海东  刘在政  张海涛 《隧道建设》2018,38(8):1384-1390
为解决传统衬砌台车在隧道衬砌施工中存在的跑模、振捣强度大、搭接部易损坏等问题,以及减少衬砌空洞、裂缝、掉块等病害,通过引进装备设计和信息化设计的理念,结合传统施工工艺,研制了一款可带压浇筑的新型隧道数字化衬砌台车。该台车具有双浇筑技术、带压入模技术、高频振捣技术、软搭接技术以及数字化控制技术,并已在湖北罗家山隧道进行初次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双浇筑系统将混凝土浇筑时间由12 h缩短至8 h,高频振捣使混凝土充分捣固,气泡数量明显减少,有效地解决了衬砌质量问题,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信息集成传输系统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衬砌施工的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89.
以铝合金材料代替传统钢材是乘用车底盘结构件轻量化设计的有效方式之一,尤其在高端乘用车上应用更为广泛。介绍了铝合金副车架的设计开发过程。开发实践表明,采用铝合金材料及挤压铸造工艺,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及系统的工艺开发,可达到底盘系统对于结构件强度及耐久性的严格要求,提高整车的轻量化水平。  相似文献   
90.
针对目前道路养护技术中普遍存在的诸如对原有路面的平整度依赖性较强、耐久性不足和材料性价比低等弊端,通过小粒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装技术在罗山路延长线养护中的成功应用,得出小粒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装技术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生产、施工普遍适用性,是目前道路养护中一种新型的、性价比较高的养护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